• 40阅读
  • 0回复

运用·思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5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运用·思考·发展
江源
从马克思、恩格斯写下《共产党宣言》开始,马克思主义就以其伟大的科学力量,指引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就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生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动,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在学风问题上,究竟以什么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一种是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中找答案;一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的问题。对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采取何种学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但这决不意味着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它始终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著作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二十五年以后,他们在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二十五年来大工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经验,宣言中“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之所以用这种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他们深刻地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发展决定理论的发展。只有尊重实践,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不会被丢掉。
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我们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像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着眼于运用,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武器,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之所以把自己的理论写在本本上,决不是为了让人们去抓住片语只言咬文嚼字,而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本身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研究马克思主义,没有出路。着眼于运用,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才有价值。
着眼于思考,就是从实际出发,以实际问题为对象,来思考、认识、理解理论。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符合实际的,我们要坚持;偏离实际的,我们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我们要放弃。二是立足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把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实践上升为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能从理论出发去研究实际?因为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永远先于理论。当年马克思是立足于大工业的产生、无产阶级的壮大、科学发展的状况等诸多实际情况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今天,如果不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不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着眼于发展,就是把心思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上。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创造永远不会停止。马克思主义著作中肯定的原则、方法,人民群众自觉地实践它;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没有的东西,人民群众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个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到了新阶段,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和研究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把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