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看上海怎样增资减债——“钱从哪里来”专题报道之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2
第2版(经济)
专栏: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看上海怎样增资减债
——“钱从哪里来”专题报道之五
本报记者吕网大朱剑红
怎样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把国有企业过高的负债率降下来,是当前调整结构、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海市政府1995年提出了增资减债的目标——用3年时间将国企负债率从80%降到60%左右。“六个一块”——主体多元化吸一块、企业发展增一块、盘活存量调一块、债权转股换一块、兼并破产活一块、政府支持补一块,作为增资减债的措施和手段,在此背景下提了出来。
两年过去了,上海市1673户国有独资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从1994年底的1498亿元,增加到1996年底的2309亿元,资产负债率则从80%降到67.1%。
抓住改革的机遇
缺少资本金是国有企业的通病,改革为此开出的药方是: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打破企业资产结构传统的国有独资模式,多渠道吸引多方面的资金。上海抓住了这个机遇,目前占国有资产总量80%的250家企业已有8成实现了改制,其中60%改制为包括股份公司在内的多元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国内外的投资,以及职工持股会吸收本企业的投资,全市企业两年共吸纳各类投资57亿多元。
上海浦东商城两年前改制时,构建了新的产权结构:集体所有制的房地产公司恒大集团出资588万元,占28%的股份;职工持股会出资672万元,占32%;国有资产经过评估为840万元,占40%。新组建的浦东商场有限公司由于有了充裕的流动资金,企业发展的棋局一下子满盘皆活。公司出资520万元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糕点加工厂,连同老商场一起改建成6000平方米的新商场。还发挥房地产企业房子盖到哪儿生意做到哪儿的优势,在居民区不断扩建商业网点。改制两年,效益大增,与1994年相比,利润从283万元增加到680万元;总资产从3319万元增加到7072万元;资产负债率从83%降到61%。
通过兼并破产来解决一部分不良债务,盘活存量资产,是改革为上海增资减债提供的又一个机遇。到1996年底,上海已有59户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被兼并企业达到738户,近80亿元的固定资产从闲置半闲置状态被盘活。此外,在“抓大放小”中,众多的小企业实施了各种形式的改造,231家市属小企业被下放到17个区县。
把“蛋糕”做大
在增资减债工作中,虽然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扶持措施,如返回部分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新产品给予部分退税、设立4亿元短期低息企业转制基金等,但更多的企业还是把重点放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通过做大“蛋糕”、增强企业实力来减少负债。
据上海的同志介绍,在“企业发展增一块”方面,政府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措施,但企业把它看得最重,各自大显神通。近年来,上海经济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上海企业净资产从实施“六个一块”以来增加了100多亿元。
上海冠生园集团在增产重组中,以名牌战略壮大公司规模,在“大白兔”、“天厨”等品牌下,推出冷冻食品、调味食品、微波食品等,并用品牌进行投资,在本市和外省市发展独资、控股、参股企业108家。现在,这个有近80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食品工业大集团之一,去年销售额达45亿元,资产负债率从1994年的92%下降到63%。
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建立起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运行机制,使产品出口的结构和数量都出现了一系列突破,去年公司创汇1000万美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多。
盘活存量挖潜力
向级差地租要效益,是特大城市独特的优势,在这方面上海的潜力很大。近两年,按照利用级差地租效益来盘活国有房地资产的思路,上海向20多家大型工业、商业企业注入了土地3290万平方米、房产授权经营30万平方米,作为企业资本金,两项合计价值近127亿元。
土地和房产注入企业,意义在于使企业获得了利用级差地租进行土地置换、实现资源重组的机会。与此同时,通过“退二进三”的办法,一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采取出租、转让等方式,将市中心数百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转为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用地,企业通过盘活这些土地获得了几十亿元的改造发展资金。
上海五洲制药厂建于本世纪初,土地置换为它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五洲”将市中心的厂房腾出,出售地块所得资金在浦东购置了100亩土地,盖起了新厂房。上海机床行业将市中心的几家机床厂调整到郊区,腾出的黄金地段用来发展第三产业。这样的调整使原来需2亿元投资、3年时间的改造任务,变为只需投资3000万元和3个月,并将盘活资产变现的近3亿元资金集中投向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上海毛麻公司组建的一年中,把公司所属20家潜亏企业、微利企业和7家亏损企业的产权、资源捏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盘活调整,先后在业内实施了9家企业兼并,使公司10%的资产、20.8%的土地资源、13.7%的设备和14%的劳动力得到了优化配置,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运营质量和产出效益。
盘活存量还使上海的工业布局得到了调整,近几年上海内环道路以内106平方公里内的企业调整了800多个生产点,腾出了3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发展金融、贸易、商业、住宅、写字楼等。
“六个一块”增资减债工作思路实施两年来,上海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企业的历史包袱不断减轻。据介绍,上海市将努力把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降低到60%左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