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读“保卫延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8-21
第3版()
专栏:

读“保卫延安”
林淡秋

最近出版的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一部反映我国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优秀作品,受到了文艺界的普遍重视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部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量的作品,应该说是我国文艺创作中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你读着这部作品,就觉得有一股激流似的精神力量冲击着你,清除了你的思想感情中的杂质,扩大和提高了你的精神境界,激发了你的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尚热情,使你和书中英雄们一同呼吸,一同感受,一同前进。对这部作品的政治价值和艺术价值,应该给以应得的估计。
小说所着重描写的是人民解放军一个连队在保卫延安的各个战斗中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业绩,而我们在这里所看到、所感觉到的,却不仅是这个连队的战斗生活的风貌,不仅是这个战场的富有特色的气氛,也不仅是这个连队的英雄事迹的夺目的光彩;我们同时还感觉到整个人民解放战争的脉搏,感受到宏大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光和热。作者从局部的战争实际和广大军民的思想感情中发掘出了人民解放战争必胜的普遍真理,抓住了决定胜利的基本因素。党的强有力的领导,军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党中央的战略思想和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艺术,深入而生动的政治工作,战士们的自觉的忘我战斗——凡此一切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生动的表现。在党的长期领导和教育下的广大军民,在革命战争的熔炉中炼成了一个钢铁似的整体,以不怕赴汤蹈火的革命精神和巍如山岳的英雄气概,排除万难,战胜优势的敌人。“保卫延安”集中地、相当出色地表现了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这部作品之所以激动人心的原因。二
“保卫延安”的作者紧紧掌握住人民解放战争的特点,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突出地表现了党、部队和人民之间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处处看到党的领导和教育的伟大作用,看到军民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这正是我们的历史实际和战争实际的真实反映。当时的延安,是我们的党中央所在地,是普照全中国的灯塔,我国人民革命的司令台。“芦沟桥上炮声响了,祖国在血、火中飘摇。万万千千的人,像潮水一样流向延安,寻求救国的道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抚养了这千千万万的人,并给了他们制胜的思想武器。中国人民靠着这制胜的武器,才坚持了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强盗。”所以当蒋介石反革命集团在美国侵略者的指挥和支持下发动内战,进攻陕甘宁边区,进逼延安的时候,我们的战士都像连长周大勇一样,好像在“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看见强盗们在杀自己的生身娘一样”难受。而满脸尘土的撤退的居民,也“边走边回头望延安的天空,看来,又熬累又难过”!连长周大勇看到被敌机扫射死的女人的尸体时,他“站在那里,右手紧抓住腰里的皮带,左手紧抓住驳壳枪的木套,脸像青石刻的一样,没有任何表情。他全身的血液,像是凝结住不流了;心像被老虎钳子钳住在绞拧”。这种在广大军民的胸膛里燃烧的痛苦和愤怒的烈火,预告了排山倒海的战斗风暴的爆发,预告了敌人的灭亡!当毛主席“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划了三个圈圈”(书中一个老乡语)的时候,当彭副总司令“指挥”敌人进入“圈圈”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就像脱弓的箭一样扑向敌人!
作者所描写的艰苦行军和激烈战斗的场面,给予读者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所刻划的许多英雄的形象,深刻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渺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在太阳快把人烧焦了的时候,在“一口水一条命”的情况下,我们的战士仍然闷着头走,向万里长城进军。在“一个脚印一身汗,一片土地一片血”的战场上,连长周大勇带领五六十个战士顶住了几千个敌人的围攻,班长王老虎带领十四个战士打退了上千敌人的进扑。“危险?我们用刺刀把危险送给敌人了!”(书中一个战士语)在一个安置伤员们的山洞里,两个“小鬼”小成和三牛也跟连长周大勇一起在敌人放的大火里滚进滚出,带着满身火苗,冒着敌人的枪弹反击敌人,还一再扑到连长身上,捍卫着他。而连长周大勇在小成牺牲之后还用自己的胸膛保护小成的尸体。这种力量和品质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的战士不是普通的兵士,而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的劳动人民的子弟兵。他们背负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在祖国的大地上开辟着新生活的道路,他们肩上的担子是重的。他们想起在敌人蹂躏下的人民的疾苦,便忘掉自己的伤痛。在一个被敌人蹧蹋了的家庭里,身负重伤的周大勇听到皮包骨头的老大娘的呜咽、看到被强奸死的女人的尸体和尸体旁边的幼孩、看到一个婴孩拼命吸着干瘪了的母亲的奶头,吸一口,母亲就牙一咬脸一抽的时候,周大勇“心里像火燎滚油烧,凄然淌下了眼泪”。他觉得自己的伤也好,战士们经过的残酷的战斗也好,比起眼前的情景来,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以李振德老人一家人为代表的当地居民所以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爱护部队,不惜用生命和鲜血来支援自己的部队,原因也在这里。这样的战士,这样的人民,战士和人民之间这样深刻的联系!我们的二万五千精兵在彭副总司令的指挥下把几十万美械蒋军打得团团转,在短短的六个月中把胡宗南的兵力打光了,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三
我们的部队之所以能够以寡敌众,百战百胜,那是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光辉的战略思想分不开的。“保卫延安”提供了生动的例证。在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战争中,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军的手里,正如书中军民所传颂的,彭副总司令要敌人到那里,敌人便到那里。当我军出敌不意,围攻蟠龙镇的时候,远离蟠龙镇的敌军军部的矛盾、混乱、被动、恐慌的丑态,正是敌人全军的原形的概括。“十万火急”的电报雪片似地飞到董钊的手里,而身边许多电话机又同时送来“职部粮绝”的电话,可是收音机却送出女人的娇滴滴的声音:“共军已被击溃……”,连董钊也不得不叹一口气:“嘘!无—聊!”这是尖锐有力的讽刺!
敌军的被动正是我军主动的反证。我军统帅部牢牢地掌握着陈兴允旅长所说的“具体生动”的主动权,处处从全局着眼,使每一个战场、每一支部队、每一次战斗都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服务,使每一局部的损失、每一个战士的牺牲都成为全局胜利的伟大代价。团参谋长卫毅的壮烈牺牲,引起了团政治委员李诚和战士们的深刻悲痛,但他们同时却在传单中看到伟大的胜利消息:“陈谢大军全部渡过黄河!”
要把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变为广大战士的战略思想,把“彭总的意图变为战士们的决心”,必须通过党的深入细致的政治工作。团政治委员李诚说得好:“对战士,尤其是对老战士,你光给他们讲,我们为自己打仗,一定要完成任务,这还不够。我们的战士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都是军事家。因此,不仅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胜利,而且要让他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取得胜利。这样,他们才有不能摧毁的必胜信心。”这位出色的政治委员本人便是进行政治工作的模范。他是那样深入地接近战士们,那样熟悉战士们,在黑夜行军中也能从行军速度的快慢上识别每一个连队,体会到战士们的“闪闪发光”的思想,听出他们的轻微的心声。他说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应该听懂战士们的梦话,就像母亲们能够听懂吃奶孩子的咿咿呀呀的语音。他要干部成为战士的思想情绪的体温表。他要战士们不仅成为阶级意识、政治活动的模范,而且要在自己的一举一动和私人生活方面也成为模范。他督促很久不给家里写信而引起父亲不满的战士牛子才赶快写家信,因为“群众常常是根据我们个别战士的行为,来看我们党和我们整个人民解放军的”。反映在“保卫延安”里的部队政治工作的特色,就在于经常通过部队战斗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生动的政治教育,不断地激发战士们的光和热。我们的战士就在这样政治教育的薰陶下一天一天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和政治品质,发挥无穷无尽的战斗力量。只有通过这样的战士,党中央的战略和彭副总司令的意图才能彻底实现,发挥最大的实际作用。四
“保卫延安”的作者第一次用如此巨大的篇幅,比较多方面地描绘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者抓住几个主要的战斗,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适当配合,相当紧密而匀称地构成了艺术的织锦,生动地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有时用抒情的笔调来反映人物的心理面貌,有时用朴素有力的笔触来刻划英雄的性格,有时又用讽刺的投枪直刺敌人的丑态。凡此一切都证明了作者的创作才能有着远大的发展前途。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显然作了极大的努力。“年青的老革命”周大勇的形象,在读者的心里放光发热,成为巨大的鼓舞力量。这个劳动人民的儿子在参加革命部队以前受尽旧社会、旧生活的折磨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成为讨米的孩子。而他一跟党的教育和实际革命斗争相接触,就像火石碰到火刀一样,发出了耀眼的火花,飞快地成长起来,成为出色的战斗英雄。这是我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成长过程的艺术概括。在作者的笔下,周大勇的成长过程,就是他的“自觉的意志力量”的发展过程。这种自觉的意志力量发展到高峰的时候,便能够排山倒海,翻天覆地。在一次战斗中,他从三丈多高的城墙跳下来,又蹦过一条小河,一口气用枪托打倒两个敌人。战斗过后,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异:“出奇!打仗的时光,人从那里来了那么一股子劲呢?”他如平时沉默寡言,“把仇恨深深地埋在心底里”的王老虎、一听“要打仗了”便“心里轰地冒起一股火”的马全有、“急着想表决心,想挑战,还偏偏要和马长胜这老牛筋挑战”的李江国等,都是有血有肉有特征的活生生的形象,也都有他们的连长周大勇“那一股子劲”。作者还以谨严而朴素的笔触,描出了许多高级指挥员的肖像,特别是彭德怀副总司令的肖像,虽然着墨不多,接触面不广,仍给人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统帅的亲切印象,这是我们文艺创作上的值得鼓励的尝试。
“保卫延安”的作者还年轻,他对如此宏大的历史事件,还缺乏足够的表现能力,这就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的深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相信,只要作者在现有的政治修养和文艺修养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地虚心学习,不以现有的成绩为满足,那么,跟着他对实际生活体验的更加深化和他的创作经验的日益丰富,他是能够写出比“保卫延安”更出色的作品的。这正是广大读者对作者和其他文艺作家们的期待。
笔者注:文中一切有引号的词句都引自“保卫延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