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龙头”舞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老乡月谈

  “龙头”舞起来
剑光
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体系,产品结构和企业布局逐步得到调整。但是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乡镇企业在产业选择方面发生偏差,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而是走了一条与城市企业结构趋同的路子。乡镇企业中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只占4%,第三产业占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一些地方盲目上了一些市场已经饱和的一般性工业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现象;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比例偏低,对农业的带动力不强,据统计,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35万家,创造的产值只占乡村集体工业企业的1/4,只占农业总产值的20%(而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增值部分一般都数倍于农业总产值),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尚未有效地开发利用。从乡镇企业总体上讲,中低档产品多,名特优新产品少;有些企业规模偏小,形不成规模经济优势。
解决这些问题,应根据市场需求、本地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进行适应性和开发性调整。对于东部沿海和乡镇企业发达地区,主要是实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布局调整整体推进的方法,走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的路子,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和粮棉等农副产品主产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业体系,可以考虑先立足当地资源,搞好资源性开发产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兴办农林牧渔企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种养业和其他多种经营的发展;之后再发展其他乡镇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
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业体系实际上就是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的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品或产业的开发,用经济手段联结农户和基地,联结产前、产中、产后,组成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乡镇企业是农民自己投资为主兴办的企业,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是乡镇企业与发展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战略措施。这种方式不仅没有动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还克服了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经营规模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社会效益高与农民收益低等诸多矛盾,对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业的第二次飞跃有着重大作用。它有利于引导农户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同时实现多层次增值,使农户享受到农业产业链延长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使乡镇企业从以工补农建农向带农转变,与农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使乡镇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在这些方面,乡镇企业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大有文章可做。贸工农其中贸工两环都是乡镇企业发挥作用的舞台,当然也可以直接搞农业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意味着乡镇企业把根深深扎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中了。因此,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业体系,不仅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乡镇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农副产品主产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子,乡镇企业理应在这方面发挥“龙头”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