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苇河林区经济结构三足鼎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8
第2版(经济)
专栏:

  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
苇河林区经济结构三足鼎立
本报讯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以合理配置资源为重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倾斜发展非林产业;营造木材生产、林产工业、非林产业三者稳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改革10年来,企业大发展,10年累计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国有资产净值由7060万元增加到1.2375亿元。苇河林业局成为了国有森工系统为数极少的“上不欠缴利税、下不拖欠工资”的企业之一。
开发将近一个世纪、1950年建局时已经林相残破的苇河林业局,同其他森工企业一样曾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1987年,该局林木可采蓄积量由1958年第一次森林调查时的2193万立方米锐减到310万立方米。然而,苇河林业局是幸运的。1987年,国务院批准该局为全国国有林区中唯一的国家级改革试验区。改革正是从改变单纯靠“砍木头、卖木头”过日子的现状开始。
他们把全局17万多公顷林业用地按自然因子和经济、社会需求,划分为商品林、多功能林、公益林,并采取不同经营措施,每年营造人工速生丰产林1万亩左右,森林资源年消耗量由51万立方米下降到24.5万立方米,木材年生长量由35.3万立方米增加到51万立方米。
他们以壮大林产工业为核心,通过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建成林工主导产业,确定以年产5万吨中密度纤维板为主体的人造板加工系列产品为最终产品,并为之配套建设了3.9万公顷的原料基地,形成了林产工业的规模优势。他们瞄准国内外实木家具日益流行的趋势,兴建年产高档集成材4300立方米的龙森木业有限公司,将本局所产水曲柳、柞、榆等珍贵阔叶木材经深度加工增值,年产值相当于全局木材生产产值;同时在10个林场建立了以伐区剩余物和次小薪材为主要原料的小木制品厂。全局林产工业产值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4%,去年实现利润1108万元。
截至目前,苇河林业局森林年增长量大于消耗量26.5万立方米,他们要把一片片林子、一座座青山留给子孙后代,下力气抓好非林产业的基地建设。10年来,先后有15600多人从木材生产主战场转移出来,先后建起了年产百万公斤以上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挂袋木耳、药材、水产养殖、轻化工业、饮料生产、旅游等基地;先后开发出山野菜、中草药、橡胶、豆制品、木雕、肥皂、果汁等深度系列加工产品。去年,全局多种经营实现利润366万元。全局已有7956户职工家庭有自营经济项目,占全局总户数的57%。去年,职工人均收入由10年前的599元增加到2247元。(方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