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阅读
  • 0回复

在不断建设中的基辅——乌克兰访问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8-22
第4版()
专栏:莫斯科通讯

在不断建设中的基辅
——乌克兰访问记之一
本报记者 李何
莫斯科——基辅的直达火车驶近第聂伯河左岸。乘客看到右岸随着绿色城墙似的山岗和古代寺院的金顶显露的浓荫城市。这是基辅——乌克兰共和国的首都,在苏联仅次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第三个城市。
基辅是苏联最老的城市之一,存在千年以上,被称为“俄罗斯城市的母亲”。在基辅居民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古时候,有名叫基、薛克、何里甫、李别芝兄弟妹四人开辟了这个地方,因此叫做基辅。在基辅中心地区保存着十一世纪初建造的索菲亚寺院和许多古迹。
我们所见的是战后再生的新基辅。谁都知道,基辅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被法西斯侵略者毁成废墟。但在俄罗斯和苏联其他兄弟民族的援助下,乌克兰人民不仅重建了而且大大发展了自己的美丽都城。
像红场是莫斯科的中心一样,克列夏提克大街是基辅的中心。这个大街周围的两个区,散布着共和国的党、政府和苏维埃的建筑物。节日的检阅就是在这条大街上举行的;检阅台搭在大街中段百货商店的门口。在基辅的几天中,我们几度在这条壮丽的大街上徘徊。
在两行白杨耸立的谢甫钦科林荫道口,红花岗石的列宁雕像俯视着行人。从这里到斯大林广场,全长一千二百公尺的克列夏提克大街笔直地伸展着。赶走法西斯侵略者的时候,这条街满地瓦砾,只剩下两小段房子和一线羊肠小径。现在,街北是毗连的行政机关和商店,街南是一座座高大的住宅。这些住宅就是八层、十层、十五层带有露台的大楼,彼此间隔着留作花园的空地,四面领受着充足的空气和阳光。在这条大街的加里宁广场对面的坡地上,将建筑全市最高的建筑物——十八层的旅馆。战前宽三十四公尺的大街,现在扩展到七十二公尺。它的两边行人道各宽十四公尺。南边住宅面前还有一条宽约二十四五公尺、广种花草树木的林荫道,使住宅少受车辆的吵扰。宽阔绿翠的街道和富有乌克兰民族活泼色彩的匀称的建筑物群体,给人以舒畅、明朗、愉快的感觉。
沿克列夏提克大街在兴建二十座大楼。我们到了一座正在建筑中的十五层大楼。建筑这样一座六千零五十五平方公尺的大楼,据工地主任谈,忙时只用三百工人,平时只用一百工人,两年完工,费用一千六百万卢布。在六层楼上,我们会见了木工祖边科。他是基辅人,十八岁起当木工,参加了战前基辅的许多建筑。卫国战争中,他参加了解放基辅的战役,追赶敌人到了波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战后他回到基辅,看到自己盖过的、住过的房屋都被烧毁了,心痛得很,立即投入复兴基辅的战线,积极把自己的技术教给年青的工人。他说:“要为人民多盖又好又漂亮的房子。”这就是昨天捍卫祖国的人们在今天的理想。他现在每天完成百分之一百五十到一百六十的定额。正是人民的这种热情和力量,保证乌克兰和全苏联各地建设的飞跃前进。
从克列夏提克大街,经过斯大林广场,登上了高地上的“五一”公园,我们眼前展开第聂伯河和它两岸的景致。我们已经在右岸绿色城墙似的山岗上。几公里长的树林围绕着山腰,山上串连着“五一”、“少先”、“苏维埃”各公园,山下长堤来往着电车和汽车。新修了几条通过山坡直达长堤的道路。这样,基辅从过去背向第聂伯河改变为现在面向第聂伯河。
第聂伯河水静静地流着。基辅就是傍着这条河发达起来的。河中来往着轮船,上游通到白俄罗斯共和国的哥米尔,下游通到靠近黑海的赫尔逊。河上跨着几条铁桥,行驶通达哈尔科夫、莫斯科等处的火车、汽车。河心是树林茂盛的绿洲。在七月炎热的日子里,沿着河心洲的沙滩上,何止几万人在游泳、划艇、钓鱼。沙洲上设置了每日休养所,开辟了球场,还将建造水上运动场、电影院。基辅人计划把他们所喜爱的这个休息胜地建筑成“水上公园”。
起重塔架在建筑物上隆隆地忙碌着,这是两岸各区最夺目的现象。在基辅,我们到过的每一个区,每一条街,都有新近落成和正在建筑的房屋。全市有二百五十多座多层楼在建筑中。据基辅市副总设计师普里马克谈,中心地区的建设已近饱和状态,建设向市郊发展着。在西南郊,我们看到明年可以落成的乌克兰共和国农业展览会的建筑和基辅大学新校舍的奠基石。
河左岸蓬勃发展的达尔尼查工人区吸引了我们。我们的汽车驶过以巴顿院士命名的铁桥。这桥长一千六百公尺,宽三十多公尺,像一条架在第聂伯河上的大公路,行驶着汽车和电车。铁桥不用一个铆钉,全部用电焊焊成。这技术在世界上是最新的,它使铁桥提前一年在一九五三年十月革命节建成。达尔尼查工人区是基辅市九个区中最年青的。这里原来是一片松林,现在兴建着许多工厂和工人村。这些建筑中的工人村在新修的公路两旁互相呼应,已经显现出新城市的雏形。在第聂伯修车厂的工人村,我们见到漂亮的文化宫和运动场,商店和药房。
作为苏联的文化中心之一,基辅很重视文化机关和场所的建设。基辅的许多学校都是战后重建的。基辅以二十九所高等学校和一百五十所以上的中等学校自豪。科学院和许多高等学校汇集在市中心。著名的基辅大学和综合工学院都在这里。我国有留学生在各校学习。我们访问的基辅大学,成立已一百二十年。它在十月革命前培养了八千专门人材,革命后培养了一万名专门人材。维辛斯基、斯密特、考涅楚克都是出自它的门墙。基辅大学现有十三个系,六千多个学生。它的八十七个教研室培养着三百三十六个研究生。我们参观时,正遇一大群青年在申请投考新闻系。以红墙表示学生的革命斗争传统的基辅大学校舍,是在战后修复的。它在市郊占地二百公顷、将可接收八千学生的新校舍,将于明年动工。基辅市能够容纳八万观众的赫鲁晓夫运动场已经落成。在市中心矗立着电视广播台的铁塔,它是苏联最新因此也是最强的一个电视广播台。在它的半径三百公里以内的地方,可以经过电视机收看基辅的戏剧、电影和体育活动。现在全市有一万三千架电视机。在红军大街的基辅电影院,是全苏联最大的电影院之一。那里有两个成人厅,一个儿童厅,每天放映十场,为一万三千观众服务。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到一九五三年六月,它的观众已达五百万人。在克列夏提克大街有全苏第二座立体电影院。在山上公园新建的朝着第聂伯河的露天戏院,可以容纳四千观众。许多十一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寺院建筑被保存和修复着。在寺院内我们看到古代精巧的建筑艺术,它们有些被吸收在克列夏提克大街的建筑物上面。
青翠的山河,绿荫的公园、花园、行人道,舒适的文化休息场所,把基辅装饰成一座真正的公园城市。据市副总设计师说,目前全市平均每人分享六平方公尺花草树木,将来还要增加到每人二十平方公尺!
当我们乘着汽艇巡游在第聂伯河上的时候,基辅的明媚风光,像一幅令人一见不忘的图画,深入脑际。当我们走进乌克兰重新合并于俄罗斯三百周年博物馆,和徘徊在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铸像的广场上时候,不能不记起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深厚友谊。当我们参观谢甫钦科博物馆和拜谒谢甫钦科铸像时,不能不对这乌克兰人民的杰出画家、诗人和革命者起敬。当我们景仰在苏联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中解放基辅后牺牲的邵尔斯(师长)和瓦杜丁(乌克兰第一前线司令)时候,不能不回想基辅经过怎样英勇战斗。
基辅在建设,建设,不断建设中。基辅是苏联人民满怀信心地进行和平建设的典型城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