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士兵兄长孟祥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8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士兵兄长孟祥明
张海平刘世仁舒春平
1997年1月15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寒风凛冽,大雪铺地,城乡一片洁白。
这一天,为救新战友的生命,沈阳军区某团新兵三连连长孟祥明匆匆地走了。
这封信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于晶涛,含着眼泪写给父母的:
“……爸爸、妈妈,我经历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想向你们说一说。1月15日那天,团里组织新兵进行体能训练。乘车到指定地点后,连长带我们把大家穿的大衣捆成捆,抬着往停在路边的军车上送时,突然听连长大喊一声‘闪开’,就一把将我和张金友推倒了。这时一辆从背后开来的小客货车,一下子把连长从我们行走的路右侧撞到了4米开外的路中央。当我们起来时,连长已躺在血泊中……他为保护我们新战士牺牲了。”
孟祥明牺牲后,他的父亲来到部队。团里为了不使老人过度悲伤,没有安排被救的新兵和老人见面。但是这三名新兵再三恳求,让他们看看老人家。见面时,他们“扑通”一下跪在孟祥明父亲面前,泣不成声地说:“您那么好的儿子,为救我们牺牲了,以后我们就是您的儿子,让我们奉养您老一辈子,您就答应我们吧!”老人把他们一个个拉起来,双眼挂着泪花道:“他做连长的,为救你们而死,我想得开……”这一幕,使在场的许多官兵禁不住泪水湿润了双眼。
孟祥明当新兵连长前是八连排长。在他牺牲的那天晚上,八连战士谁也睡不着,围坐在一起,回忆孟排长一桩桩、一件件往事,边讲边流泪:
平时每当连队执行任务乘车时,他从不进驾驶室,“解放”牌卡车大厢的左后角是排长的“专座”。他知道汽车开动时,这个位置最颠簸,最易吃尘土,但也最易发现问题,便于保护战士的安全。去年冬天,连队哨所烟囱上的引风机坏了,很多战士争着爬上房顶要去修。看着盖满冰雪的房顶,他怕战士不小心摔下来,自己吃力地爬上房顶,用背包绳把身子绑在烟囱上,迎着呼啸的寒风修好了引风机……
孟祥明所在的连队,驻在远离团部的市郊,他所在的排,又驻在远离连部的哨所。这儿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山洼,两栋弹药库,三间小平房。由于这儿的偏僻和艰苦,又总与先进不沾边。放到这儿的兵琢磨着“走”,放到这儿的官琢磨着“调”。新上任的排长孟祥明面临的是:带着战士在这儿苦熬?还是苦干?
来哨所后,孟祥明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休息时间,从附近拣来砖头,然后涂上色拼成“爱我哨所”四个大字,醒目地镶在了哨所屋前的土岗上。这不只是孟祥明心声的写实,他还要让“爱我哨所”这四个字,深深地镶在战士的心中。
哨所的冬天,冰雪盖地,寒风刺骨。为使夜里站岗的战士脚下暖一些,每天晚上就寝后,帮战士烤鞋垫,成了孟祥明必做的事。后来他又发现,岗楼里的水泥地面不隔凉,他就用自己拣来的一块块木条,在岗楼里铺了层地板。春天风沙弥漫,吹起的尘沙总眯战士的眼睛,他又带着大伙,在岗楼周围植树种草;夏天烈日当头,战士在哨位上炎热难耐,他又找来废旧伪装网,在哨位搭起个简易凉棚。
孟祥明的行动似滋润战士心田的春雨,影响了战士,教育了战士,感染了战士。和这样的带兵人在一起,困难不可怕,苦累也不可怕。战士们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好排长而高兴。战士们也由喜爱自己的排长,进而感到了哨所的可爱,军营的可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