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导师的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8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导师的意义
章新周全
我们的授业老师姜炳南先生撒手人间时,我们正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得知这一消息,已是一个月之后了。相对无言的我们难以诉说心中的怀念与悲痛,俄亥俄河低缓而无声地流过,波士顿湾仿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明丽。于我们说来,大树轰然倒下了。
姜炳南先生对我们的成长是无比重要的。这种重要也许并不在于他在专业上对我们的最初引导,那些多少有些枯燥的公式、定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随风飘逝;那些昔日的研究方法,随着学科的发展或许已经显得陈旧。然而,导师的意义也许更在专业之外,一次随意谈话,可能会让你终生受益;那不经意流露的人格或精神魅力,可能会让你一生都怀有追随感,在内心成为一个永久的典范。这样的影响比起专业上的指导,对于我们来说其意义将更深远。
当我们也有了一些人生阅历之后,十几年前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受教于姜先生门下的情形,竟有恍如隔世之感。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他的敬业精神,爱国热忱以及人格风采,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以至于回想起来,在深深的感佩之余也觉得多少有些陌生。作为一个资深教授,他能够带着方便面、面包,同弟子们一起在星期天的实验室里加班工作,是为了充分利用仪器,节省科研经费;为了寻找合作项目,外出病发时,他可以口含药片,在路边休息几分钟再继续赶路。他的工作精神和意志力,常常使我们既敬佩又不解。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研究生童言无忌地说:“您辛苦了一辈子,做了研究员条件也不过如此,再拼命地做下去,又能怎么样呢?”说完之后我们很有些后悔,怕伤害了先生的自尊心。而他却从容地对我们说:“也许你们对我现在的成就不以为然,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努力,连现在的成就也不可能取得。”
受业三年,我们从没听他有过任何抱怨和牢骚,我们虽然无法走进他的内心,去体验他的困惑和不如意处,但他以师长的行为方式无言告知我们的是:他要以行动改变现实,而不是毫无意义和不负责任的清谈和宣泄。
1985年,当我们即将离国去海外学习时,姜先生曾同我们最后一次登上南山,凭海临风,我们内心涌动着年轻人澎湃的冲动,我们不停地诉说着各种理由和宏大的设想,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豪情今天想来该是多么浅薄。姜先生宽容地听着我们的偏颇之辞。夕阳照在他智慧的脸上,他缓缓地却也不无严厉地对我们说:“命运并不垂青每一个努力的人,只有少数幸运者才有可能走向成功之路,但人生重要的却在于努力。尽管它有可能没有结果。”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这临别的教诲,竟成了他对我们最后的赠言。每念及此,南山临别的情形便清晰地在眼前映出。
我们再也见不到自己授业的导师了,再也不能像十几年前那样专注于他的精到的专业讲授和平易的日常谈话。但作为一个科学家,作为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师长,他的一切都成了我们不可取代的精神遗产,那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先生不仅给了我们学术生命,重要的是,他还给了我们博大、深邃、持久的人文情怀的影响,它将照耀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无论是在铅水般涌动的黑夜,还是在阳光洒满的坦途。
敬爱的先生:我们在您的期待中,您在我们的事业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