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窗口”荡漾文明风——成都市窗口行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9
第1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

  “窗口”荡漾文明风
——成都市窗口行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任硌
成都市十六路公共汽车是始发于火车北站,终点到火车南站,纵贯成都市区的一条交通动脉。第一次接近这个“窗口”时,许多外地人都会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无论阴晴雨雪,四十一辆车都是一样的洁净;车厢内,乘务员都讲普通话,个个都似活地图。从配备的针线包、药品箱、方便挂钩,到乘务员佩带的“服务明星”、“安全司机”、“三八红旗手”服务牌,都让人感到方便,给人以信赖。这个日载客三点五万人的线路,荣获全国总工会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全国城市公交优质服务竞赛优秀线路。
在成都,类似的“窗口”越来越多。由打假治劣引发的“满意在成都”窗口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展现着成都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境界。
商店经销假冒伪劣商品,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事。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成都市将“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列入为民办实事一级目标和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活动之一。他们明确提出,无论是大中型商贸企业,还是小街小巷的商店,只要是面向社会出售商品,都有责任站在打假第一线。
假货泛滥,有一个原因就是经营者识假能力差。为此,成都市委宣传部和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化妆品、皮革制品、纤维服装类、食品类鉴别知识培训班,向全市三十多个大型商场的二百多名采购员和柜组长及业务骨干讲授商贸常用法规、国际服务规范、质量鉴别知识。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也先后举办了碘盐、茶叶、打假及不合格产品厂长经理质量意识培训班。各商场还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员工普及打假常识和法律法规。
强大的舆论环境,形成了浓厚的打假风气。成都华联商厦、红旗商场等十九家商家向全市商家发出了“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倡议。青羊区食品公司所属的二十二家肉店率先向社会作出“坚决不卖劣质肉,假一罚十”的承诺后,以前一天卖出一百头猪都不容易,现在一天卖一百五十多头。有二百年历史的同仁堂药店,摸索出“一优二控三跟踪”的质量管理办法,使得厂家认为不进同仁堂就占不了成都市场,药店生意十分兴隆。华联商厦作出规定,凡进店商品均需有省市以上名优产品称号,这使他们开业两年就跻身成都市销售额第三、实现利税第二的行列。
成都市公安交警支队结合学习济南交警活动,提出从“少堵一次车,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少死一个人,让群众少跑一趟冤枉路”入手,明确提出“心中无群众,不配当交警”。在短短的时间内,干警集资两万多元在城区主要路口设立了二十二个便民箱,建立了办理求助电话网络体系。凡与交通管理工作有关或其他有能力办理的群众正当要求,都认真受理。交警们还将十万张标有电话和传呼的便民卡送到群众手中。
“满意在成都”的活动已使成都的窗口行业的优质服务迈入一个新的境界。供电、供水、公共交通、规划、邮电等部门纷纷向社会做出服务承诺,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群众面前。为群众服务从“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向“优质、周到、满意”方向发展。文明新风荡漾在蓉城,荡漾在小区、街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