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石油王国富甲天下——科威特见闻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30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石油王国富甲天下
——科威特见闻之一
本报驻埃及记者刘水明
科威特是一个富裕的石油王国。它国土面积不大,仅1.78万平方公里,但石油储量却超过1000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按目前价格计算,仅石油一项,科威特的地下就蕴藏着约2万亿美元财富。这对人口180万(其中科威特籍人只占40%多)的科威特来说,自然不是小数目。此外,科威特还有1.3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有700多口油井被燃起大火,布尔甘油田80%的设施遭到破坏。战争结束后,科威特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扑灭了油井大火,恢复了石油生产。1993年2月,它日产原油能力超过200万桶。现在,科威特的石油生产能力虽早已达到日产250万桶,但它的石油生产配额仍为日产200万桶,其中70%用于出口。1995年科威特的石油出口收入为120亿美元。
石油的大量开采,给科威特带来了滚滚财源。本世纪70年代中,科威特人均收入一度超过2万美元。据科威特朋友说,就社会经济生活而言,海湾战争一年多以后基本恢复正常,受到破坏的道路、桥梁、房屋,也很快整修一新。1995年,科威特人均收入为1.83万美元。如今在科威特,除了旧王宫、国家博物馆、伊斯兰艺术馆、和平船旅馆、艾哈迈迪油湖等那些有意保留的纪念地外,人们已难觅战争痕迹。战争“外伤”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得到医治,也受益于战前积累的巨额石油资产。过去国家实行的高工资、高福利政策,也没有因战祸而改变;个人所得税照样免交;教育和医疗仍然免费;岗位、物价、房租和结婚等各种补贴也没有取消或削减。
在科威特采访期间,我曾先后到两户科威特人家里做客,对普通科威特人的生活情况有了了解。商人穆罕默德·赛阿德家共有12口人,他的住房是一座10年前建成的3层小楼,使用面积1000多平方米。我脱掉皮鞋,跟随主人走进铺着纯毛地毯的客厅,只见长方形的客厅就像一间大会议室,两边各摆了11张沙发,沙发前还放着茶几。客厅正前方有一台大屏幕彩电和高级音响。我们刚落座,就有两名印度籍男佣赤着脚,手托茶盘,毕恭毕敬地送来了点心、饮料和茶水。客厅对面是餐厅,里面摆了5张长桌,每张桌子可坐10人,一次可容50人进餐,餐厅里也摆着大彩电。赛阿德告诉我,他家共雇有4名外籍佣人,男佣负责外出采购、修剪房前屋后的花草、打扫卫生、接送小孩上学等;女佣主要在家洗衣、做饭和整理内务。赛阿德家共有汽车10辆,其中有小轿车、越野车和小货车。
从赛阿德家出来,我来到他的叔叔萨格尔家。萨格尔家的客厅是平房,面积77平方米,客厅后面的居室是一座两层小楼。萨格尔说,他的房子使用面积共1000平方米,是7年前建成的,花了20万科威特第纳尔(1科第合3.36美元)。萨格尔家的客厅虽比赛阿德家的要小,但装饰和布置更考究,室内有中央控制空调。萨格尔说,像他和赛阿德这样的家境,在科威特大概只能算“中等水准”。
看来,如果没有7年前的那场战争浩劫,普通科威特人现在的日子,也许过得比我所见到的还要富裕。由于战争本身给科威特造成了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加上国家的解放和重建,又花去数百亿美元,战后军费负担也并未减轻,所以科威特的国库没有战前那么殷实了,财政上连年出现数十亿美元的赤字,内外债务达70余亿美元。但这些经济上的暂时困难,与科威特老百姓对国家安全的担忧相比,则根本算不了什么。(本报开罗电)(附图片)
图为普通科威特人家的住宅。 本报记者 刘水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