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定州的粮食家庭连锁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8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定州的粮食家庭连锁店
新华社记者江山张洪河
怎样打开农村市场?这是时下中国商界议论颇多的话题。记者近日在河北省定州市采访的“家庭连锁店”,把个体经营的自由灵活性与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粮油产品在农村的销售市场。该市粮食局在去年实现利税678万元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实现利税380多万元,连续3年获得河北省和全国粮食系统扭亏增盈先进单位称号。
“这两年国营粮食部门经营困难,压得俺们喘不过气来,不如向个体户学一学。”当记者来到家庭连锁店发源地李亲古粮站采访时,粮站主任张跃起颇有感慨地分析起国营粮食部门同粮油个体户在经营机制上的差距。他说,个体户做粮油买卖能赚钱,为什么与粮食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的粮食部门却不能赚钱?除一些实际问题外,最关键的是个体户经营灵活、不怕辛苦,而国营粮食部门以“老大”自居,经营机制呆板,严重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这个粮站从去年初开始,动员职工回村办店,以增加经营网点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不久,他们受城市连锁店的启发,又萌发了在农村办家庭连锁店的想法,先是动员4个职工回村办了4个连锁店,粮站建起配送中心,配备一部货车和6个职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基本不赔不赚,后又逐渐发展到18家,很快就出现了赢利的好局面。
记者采访了李亲古粮站的几家连锁店。在留宿村一家名叫“向阳”的小商店门前,挂着“李亲古粮站粮油连锁店”的牌子,上面写着粮站的电话号码,门口另一侧挂着粮站统一规定的价目表。走进商店,柜台里摆满烟酒糖茶;柜台外空地上,盛着面粉、大米、饲料、小米、绿豆、红小豆的口袋整齐地排放着,装着食用油的塑料桶靠墙排在一旁。
目前,定州市家庭连锁店已发展到102家。市粮食局有关同志告诉记者,从一年来的运营情况看,办好家庭连锁店主要应抓好5个环节:一是选址上,布局要合理,一般是一村一个,而且要交通方便、业务量较大的村子;二是选人上,要严格掌握,一般由粮食部门的职工、职工家属或村里有威望、有一定经营能力的人担任;三是经营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店牌、统一价格和标准、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四是管理上,为保证所有连锁店都赢利,坚持从严管理,10天一小结,一月一清算,对出现亏损的店,是人的原因及时换人,是选址不当的原因及时撤店;五是在利益分配上,按照统一的结算标准,谁经营得好、卖得多,谁就多得利。
从为民服务中找到出路,这是记者在采访家庭连锁店时留下的深刻印象。这几年全国粮食连年丰收,价格稳中有降,但粮食部门却遇到了粮食调销不畅、压库严重等问题。然而定州市却是另一番情景。就拿李亲古粮站来说,这里有个中型面粉厂,过去由于销路不畅,时开时停。自办连锁店以来,由于农民都愿买粮站面粉,厂子每天开足马力,白天黑夜连续生产,但面粉仍供不应求。
“过去人们总感觉开拓农村市场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定州市粮食局创办家庭连锁店则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河北省一些专家对家庭连锁店也给予了积极评价,指出把连锁经营由城市推向农村是个创举。过去属于计划性质的供销、物资、商业等部门,目前普遍存在人员臃肿、社会负担重、经营不善等问题。但他们与粮食部门一样,从省、市到县、乡都有一个庞大的组织网络,利用不好是个“包袱”,但利用好了,则会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家庭连锁店因陋就简,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以基层站为配送中心,不用投资另建,可以使所有的“腿”都动起来,并调动起“家庭”经营灵活、不辞辛苦的积极性。这样,国营商业部门的经营状况就会是另一个新天地。小连锁店连着大市场。农民的需求通过连锁店及时反馈回来,也使商家生产、经营有了一定的针对性。(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