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2
第2版(要闻)
专栏:

  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巡礼
新华社记者李大伟黄秋生
“八一”,一个光辉的日子;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伴随着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修葺一新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今天重新开馆。
江泽民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大理石字碑,屹立在正门大厅的中央,格外引人注目。陈毅元帅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九个贴金大字,熠熠生辉。
巍然矗立于纪念馆院中的“一代英豪”群雕,塑造了八一起义5位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光辉形象。
新布展的1000平方米展面,展出了62件文物,300多幅照片、图表、绘画和一批现代化声光投影设备,犹如一部恢宏的历史画卷,浓缩了人民军队的诞生史。
被誉为军史第一馆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曾经迎来了周恩来、贺龙、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迎来了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他们千里临圣地,深情仰八一,分别留下了墨宝和足迹。
一个历史性伟大决策的形成
步入“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展厅,新展出的一幅九江惨案照片,透射出轰轰烈烈大革命失败的历史。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展览显示,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洒满了黄浦滩头、珠江之滨、长江两岸……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国民党反动派的刺刀,使中国共产党人醒悟了枪杆子的重要性。他们坚强地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图文并茂的史料,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
1927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对政局宣言》,宣布实行新的革命战略和政策。7月24日,中共临时中央在武汉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发动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部分国民革命军举行起义。中央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4人组成党的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领导起义。
就这样,举行南昌起义——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决策形成了。
震撼世界的枪声
展览大厅里,一幅《运筹决策》的油画,再现了1927年7月26日晚周恩来与朱德在南昌共商起义大计的情形。
历史的车轮,挟带着变幻的风云,驶向一个庄严的时刻。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震撼世界的枪声在南昌城骤然响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万多人起义军,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
展览大厅里,声光电同步模型和战斗示意同步投影沙盘模型,再现了当年壮烈的战斗情景:
藩台衙门,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的战斗地点;
天主教堂,南昌起义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战斗地点;
大校场,南昌起义战斗打得最轻松的战斗地点;
贡院,南昌起义打得最悲壮的战斗地点……
在西大街,贺龙指挥部同敌朱培德指挥部隔街对峙,战斗在这里激烈地进行。贺龙和刘伯承在离敌不到200米的地方,冒着呼啸的子弹指挥战斗。
在松柏巷,叶挺指挥部队与敌展开激战。
…………
敌军重要据点一个个被攻克。百花洲、吕祖祠、张勋公馆……纷纷传来胜利的捷报,南昌起义以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1万余支、子弹70余万发的辉煌战果宣告胜利。当一轮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英雄的南昌城被映照得一片火红。鲜红的革命旗帜,在总指挥部的大楼上迎风飘扬,颈系红领带的革命战士豪迈地行进在大街上,广大群众扬眉吐气,奔走相告,胜利的消息像春风吹遍全城。
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篇章
南昌起义的胜利,使国民党反动派受到了巨大震动。武汉、南京、广州函电交驰,凶恶的敌人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向南昌涌来。
军号阵阵,战旗猎猎。从8月3日开始,起义军冒着酷暑,分别撤离南昌,踏上了南下广东的漫漫征途。
一张起义部队南进路线图,标明这是一次充满艰辛的远征。因敌强我弱,南征的起义军遭受严重挫折。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进入海陆丰地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赣粤湘山区。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转战千里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1万多人,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毛泽东、朱德的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道路。这次会师,不仅是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壮丽篇章。
“八一”精神永垂青史
南昌起义,诞生了一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纪念馆是历史的见证。这座原为江西大旅社的建筑,随着70年前的“八一”枪声,走进了中共党史和解放军军史。40年来,先后有1000多万国内外参观者走进这座银灰色建筑,追寻那逝去的枪声,飘散的硝烟。
纪念馆如同一部历史的教科书,它向人们昭示: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魂,胜利之本;这是南昌起义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征程七十载,弹指一挥间。我军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血雨腥风,大风大浪;千百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今天,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人民解放军正遵循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按照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沿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胜利前进。
“八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光荣起点,作为人民解放军战斗历程的光荣起点,将永垂青史!“八一”起义的业绩和精神,将代代相传。(据新华社南昌8月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