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纺织女工站柜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2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从机器轰鸣的车间到熙熙攘攘的商场,她们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下岗后再就业的经历使她们格外珍惜每一次机会。请看——
  纺织女工站柜台
本报记者贾建舟刘磊
陈育红的家离济南华联商厦很远,她每天挤公共汽车上班,在路上要花一个小时,但她从未迟到,甚至连一次假也没有请过,因为她太珍惜这个新的就业机会了。
36岁的陈育红原先是济南市国棉六厂的工人,3年前下岗,去年6月被招入济南华联商厦当营业员。“下力气干活我不怵,但接待顾客还真不习惯。刚开始,有的顾客对我态度不好,我心里还不平衡,如今已渐渐地适应了。”刚当营业员时的情形陈育红至今记忆犹新,如今一年过去了,她已深深喜欢上这个工作。
过去在厂里,整天接触的除了机器还是机器,而现在每天接触的都是来来往往的顾客。她说:“慢慢地,我也琢磨出不少销售技巧,由于我的热情服务,顾客满意而去,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
和陈育红一起进入华联商厦工作的还有20多位纺织女工,她们都是由于近几年工厂效益不好而陆续下岗的。去年6月,由济南市妇联和济南市纺织局再就业服务中心牵线搭桥,被集体招聘到华联商厦当营业员,32岁的齐宝华也是她们中的一个。
“在厂里勤勤恳恳地工作了10年,怎么说下岗就下岗呢?”刚从济南市国棉一厂下岗时,齐宝华怎么也想不通,心里觉得委屈。但想不通也没用,还得找出路。齐宝华发现在厂里的技术到社会上根本用不上,便报名参加了一个中专班,学会计。没想到她学的会计知识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她被选入华联工作后,整天和钱打交道。“要不是学个会计,连算盘也不会打。”齐宝华庆幸自己当初学了一技之长,并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必须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抓住机会。齐宝华告诉记者:“我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不像刚下岗时总是空落落的。这不仅是因为又有了一份新工作,还因为自己从中学到了许多新东西。”
从济南市第一印染厂下岗的女工文玲在来华联上班前,已下岗两年。两年里,她曾找过好几个单位,一听说有招工的消息就跑去,但一次次高兴而去,却又一次次失望而归。后来济南华联在下岗纺织女工中招工,从200多个报名者中,只选中了20多人。所以直到今天,文玲对自己能进入济南市数一数二的大商场工作仍觉得格外幸运。
“刚开始站柜台,看到货架上那么多商品,价格都不一样,心里直发慌,生怕卖错了。”初上柜台的文玲努力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为熟记商品价格,她利用下班时间,一个个地背下来。三十几岁的人了,还要从头学说普通话。
陈育红、齐宝华、文玲等一起来华联工作的20多个姐妹,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一年下来,有的被评为“优秀营业员”,有的还被评为济南市的再就业明星。
(附图片)
上图:齐宝华在食品柜台售货。孙京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