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以农为本天地宽——湖南汉寿酉港供销社连年盈利探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4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以农为本天地宽
——湖南汉寿酉港供销社连年盈利探秘
李进杨文武
湖南省汉寿县酉港镇供销社生意越做越红火。从1980年以来该社已连续盈利17年,累计实现税利410多万元,成为饮誉三湘供销系统的“常胜将军”。
一个远离县城和交通要道的乡镇基层供销社能常胜不败、“风景独好”,奥秘何在?酉港供销社党支部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月明回答得很直率:“以农为本天地宽!”
1991年早春的一天,供销社的10多名干部下乡调查,得知中洲、沙包、白莲等偏远村组的农户购买化肥农药往返要走好多公里路,费工又费时,不少农户只好种“缺肥田”,产量年年上不去。供销社的同志深感内疚,决定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方便农户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售农副产品。当时,建设资金非常紧缺,为争取时间,全社150多名干部职工人人集资,很快就筹措资金12万多元,建成了赵家河、沙包、中洲3个村级综合服务站,每个站调入化肥、农药、中小农具、农地膜等近百个品种的农资商品和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同时还开展农副产品收购,每天从早7时30分开始营业直到下午6时。一年为农民节省了6000多个工日和1.6万多元的运输费。该供销社在服务农民的同时,也壮大了自己。三个村级服务站一年扩大商品购销额300万元以上,去年达到450万元。
针对部分农民缺钱买肥搞春耕的困难,他们每年都开展农资商品信誉销售活动,春耕前赊物资给农户,秋收后农户付款,已累计达500多万元。尤其在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洪灾后,他们赊销生产资料价值达80多万元,而且贴运费、贴损耗、降低差率,向农户让利7万多元,还组织3台汽车义务为偏远村组送化肥、农药上门达100多吨。受灾农民深表感激:“有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不愁生产自救搞不起来。”
这个供销社还率先在全县办起设施齐全的庄稼医院。镇里有两万亩低洼田年年早稻僵苗,花上10多万元依然防治效果不佳,庄稼医院的同志把镇里的农技员请到一起,搞土质分析,测土配肥配药,派专人到县、市农科单位拜师学艺,结果全镇只花4万多元就解决了早稻僵苗问题,亩均增产50多公斤。去年8月中旬,大面积的稻田发生螟虫,很多农户准备按老经验用钾胺磷防治,供销社得知后,赶紧组织30多名职工奔赴各村,指导农民使用价格较低的“杀虫双”,不仅治虫效果好,还为全镇农户节约资金近3万元。
为提高全镇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商品生产,他们大胆地提出了与农民联营,办农副产品专业社:由供销社提供技术、资金、化肥等农资物资,农户承担农副产品的生产培管,赢利农民得97%,供销社得3%,风险共担,受到农民的欢迎。先后成立了棉花、蚕茧、苎麻、黄红麻、特种水产等8个品种的专业社,生产面积达500多亩。通过以社带面,共推广20多项先进生产技术。过去酉港镇的棉花亩产一般在50公斤左右。1993年,供销社建立600亩棉田基地,运用先进技术,改用新棉种,亩均单产达到120公斤。第二年,全镇推广他们的经验,平均单产达到85公斤,去年突破100公斤。仅此一项,为全镇农户增创收入200多万元。
他们认为:农副产品市场时阴时晴,商品有时紧俏,有时积压。积压时,农民经受不起,供销社有义务搞活流通环节,帮助农民推销产品。去年初,全镇积压了大量苎麻等农副产品,供销社开展了以物易物。一方面收购农户的滞销农副产品,换供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农资商品。另一方面派出骨干力量走南闯北,推销农副产品。腊月二十八,李月明还带着一帮人马赶到省外联系销路,对方深受感动,当场签订了一批农副产品收购合同。老李连晚赶回单位,组织力量在春节期间大量收购农户的滞销产品,一举为全镇农户推销了价值200多万元的滞销农副产品,帮助1000多户解决了缺少生活生产资金的燃眉之急。据初步统计,近10年来该社先后为农民推销滞销农副产品2万多吨,帮农民增创收入达600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