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阅读
  • 0回复

港人极可信赖的朋友——记香港临立会英籍议员杜叶锡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4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港人极可信赖的朋友
——记香港临立会英籍议员杜叶锡恩
新华社记者胡政根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第二天,7月2日,特区政府授予12名对香港回归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香港知名人士以大紫荆勋章。其中,英籍的杜叶锡恩是获此荣誉的唯一外籍人士,也是唯一的女性。特区政府在向公众介绍她时,称赞她为香港民众的利益,辛勤服务了数十年;香港同胞也热烈赞扬她年复一年地为香港同胞办了无数的实事,是香港同胞一位极可信赖的朋友。
杜叶锡恩女士现年84岁,满头银发,面容清瘦,但精神饱满。30多年来,她在自己那间只有十五六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会见过一位位来访的香港市民,帮助他们处理各自面临的难题。来访者中有手持拐杖的老人,有抱着婴儿的妇女,也有外籍移民。他们请求帮助的事项,有涉及购房、福利等方面的咨询,有的事项要诉诸法律。来访的人,总是不掩饰他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女士的敬意。
杜叶锡恩于1913年6月出身于伦敦的一个工人家庭。1951年她来到香港,1963年被选入市政局,以后连续8次当选。她同时又在1988年和1991年两次当选立法局的议员。1996年12月,她又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议员。她在1985年同共事30年的华人杜学魁结婚,因此她按照中国习俗,在自己的中文名字前冠以丈夫的姓。
杜叶锡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顾了自己刚到香港时的情况。她说,那时香港根本没有什么民主,没有什么社会福利,低阶层市民有苦无处说,甚至有冤无处伸。而她也就从那时开始为香港的贫民争取社会公益。她还记得,当年办的第一件事是为一些因房屋被拆而无家可归的人争取到一处建筑用地。以后,她和其他社会服务志愿者一道,为贫民争取医疗费,为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开办了慕光英文书院,杜叶锡恩在这个学校里任总监。这所当初只有30个学生的学校,而今已发展成为有1500名学生的九龙地区最成功的私立中学。
1963年初,杜叶锡恩竞选市政局议员并成功当选。当时市政局是香港唯一进行部分公开选举的政府机构。当选后,她和助手每星期六下午都要接见来访者,听取他们的倾诉,并为来访者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她把同来访者谈话的记录整理成信件递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得不到及时回复就不断催促。从1963年进入市政局以来,几乎已有50万人向她求助过,其中有些人还是团体的代表。
杜叶锡恩不但是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勋章的第一位外籍人士,也是特区成立后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第一位外籍人士。尽管6月28日至7月2日5天是香港的假期,特区政府移民局破例在7月1日清晨批准了她的在港居留权,以便她能按时参加临时立法会的就职仪式。
在慕光英文书院的杜叶锡恩办公室里,挂着人们送给她的多面锦旗和铜匾。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她曾收到过上百万份对她表示感谢的信件。其中一张来自一个十几岁男孩的小小圣诞卡上写道:“如果有更多像您这样的人,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对此,杜叶锡恩说,“也许我永远都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但这正是我努力追求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