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病人——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樊代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一切为了病人
——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樊代明
张东波王坤张严
他是一位出色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又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20多年来,他以执著的追求,在人类征服胃癌的征途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用无私的奉献实践着一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他就是最近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樊代明教授。
1995年11月的一天,来自12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专家学者云集美国洛杉矶,举行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会上,中国学者樊代明及同事创立的胃癌血清免疫诊断方法引起与会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大会主席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不仅对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移植到其他领域也将会产生重大意义。”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用免疫方法诊断肿瘤,并在肝癌和结肠癌的诊断上取得突破,但在胃癌的诊断上却进展缓慢,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方法。
1985年,带着攻克胃癌的强烈愿望,樊代明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学习单克隆抗体技术。半年后,从日本学成回国,樊代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胃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仅1986年,他和同事就制作病理切片3万余张、ABC免疫酶标等染色片2万余张。对每一张片子,他都要在显微镜下仔细过目,其工作量之大令常人难以想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80年代末,樊代明和同事先后制备杂交瘤细胞2.8万多个,并从中筛选出12株能分泌高特异性胃癌单抗的杂交瘤,由此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两种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新方法。90年代初,樊代明又赴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基因工程技术。学成回国后,他开展对胃癌的诊治研究,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1993年,他和同事建立的胃癌血清免疫诊断方法,把胃癌的诊断率由过去的40%提高到70%,在人类征服胃癌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无论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还是作为一名医生,樊代明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
有一年,一位来自陕北的老大娘因患胃肠病住进樊代明所在的消化科。老人康复出院时悄悄拿出一个“红包”塞给樊代明。他把“红包”送还给老人,动情地说:“我是一名人民的军医,为您看病是我应该做的。”
有的病人知道了他不收“红包”,就改送锦旗。樊代明也总是极力劝阻。或许,樊代明的科里少了些“妙手回春”、“华佗再世”之类的牌匾、锦旗,但他们一心为病人的形象早已走进了病人的心中。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