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阅读
  • 0回复

正常的寂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3
第4版(副刊)
专栏:文化谈片

  正常的寂寞
张大农
演员是一种职业,演员需要在影视、戏剧的演出市场上“销售”自己的表演谋生存。明乎此,人们应该理解大大小小、已经出名的和尚未出名的演员,以各种路数、手段来包装自己,推销自己。
得奖是一条路子;通过各种媒介频频曝光,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也不失为一着儿。如今,常在报纸、杂志上被“专访”、“特写”的明星,很多都跟编辑、记者的交情不错,私下里哥们儿长、姐们儿短的打成一片,对繁荣报刊版面颇有促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媒与影视娱乐业都处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各自都有一套操作工序。透过这道道工序不难发现,媒体上亮相的演员,都有其亮相的由头:或是得奖影星,或是片子卖座,要不就是演员所在剧组或所谓签约公司有人专事“媒介公关”——如同上游产品与下游工序之间,演艺界与传媒似乎维持着一个相互供求的流程,置身这个流程之外的演员,自然难得被媒介“加工”。
也有耐得寂寞,另循一路的。譬如斯琴高娃。从《似水流年》、《香魂女》,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太后吉祥》,斯琴高娃饰演不同身份、年代的各类角色时,显露出的艺术天分和素养,在同辈以及后几辈的演员当中,能与其比肩者不多。然而这些年,各种媒介似乎不常拿她说事儿。她演的片子“火”了,出风头的多半是导演和新秀,很少见她“躬逢其盛”。这些年,她俨然成了演艺界主流之外的人物,以至于哪家报纸要是冷不丁把她搬上版面,反而有些无从说起了。
然而明眼人心里有数,斯琴高娃是个真正的演员。
演艺界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是个热闹风光的行业。另一方面,要想在今天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又得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童道明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如今的各种舞台对演员来说看似机遇很多,成为一炮而红的明星很容易,其实造就大演员的机会反而少了,因为各种诱惑太多,凡人在名利面前大都难以自持。
也许有人会说,她斯琴高娃当初要是不获奖,不当一阵明星,如今哪个导演会找她?哪个制片人认她?她又何来今天这份矜持?此话有理。但是“出道”之后何去何从就全在个人了。是继续“修行”还是就势“还俗”,虽只是一念之差,实行起来却是两个境界。演员功成名就之后,办公司,拍广告,抬片酬,全方位出击,一通百通,挣钱无止境,合情合理且合法。这很正常。
还需点明的是,越是“全方位出击”的明星,越容易引来各种媒介的“全方位跟踪报道”,活得轰轰烈烈,无比风光;而持寂寞之道如斯琴高娃者,仍需再接再厉地寂寞,因为好热闹的传媒通常拿他们找不着话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