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挖掘原有潜力堵塞跑冒滴漏辽河油田严格管理出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4
第1版(要闻)
专栏:

  挖掘原有潜力堵塞跑冒滴漏
辽河油田严格管理出效益
本报沈阳8月3日电记者段心强报道:辽河石油勘探局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企业管理,堵住跑、冒、滴、漏,显著地增加了经济效益。1996年实现利润8.3亿元;今年1月份至5月份,实现利润已达到11.27亿元。
辽河油田是我国的第三大油田,纵跨辽宁、内蒙古两个省区。过去由于长期实行会战型体制,粗放经营,过分追求规模总量,忽视管理效益。进入市场经济后,一些承包人只注意眼前利益,不习惯严格规章制度的束缚,跑、冒、滴、漏比较严重,一部分国有资产流失。辽河石油勘探局领导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新的管理办法,堵塞漏洞,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地向前发展。
针对承包经营中“以包代管”造成的利益局部化、行为短期化,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他们在全局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对职工进行岗位基础知识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要求取资料定时、定责、记分,填写值班记录一律用正规的仿宋体字,交接班必须做到认真负责,从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入手,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锦州采油厂一个作业队打油井中不按设计方案施工,少下20根油管,厂领导发现后,按基础工作管理规定,撤消了作业队技术员的干部身份,将其降一级工资,改当工人。
针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权力不断扩大现象,在管理中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近年来,一部分单位、干部,私自截留资金、转移资金、乱挤乱摊成本、私设小金库、滥发钱物、领取回扣,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情况,辽河石油管理局建立健全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制定了监督约束规定40条、加强物资和财务管理60条,对企业内部的模拟市场、工程招标、合同签订、物资采购、工程结算、投资管理,都实行量化考核,形成了覆盖全油田的外部组织监督、内部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堵住了一个个漏洞。一家采油厂,虚列成本,套取资金600多万元,企图搞计划外项目,被公司查出,撤消3名主要领导干部的职务,通报全局。从此,这个采油厂的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约束自己,搞好廉政建设,仅一年的招待费就节约几十万元。
针对干部、工人整体素质低、实行现代化管理制度有困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整体素质水平,保证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