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万事民为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5
第4版(要闻)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万事民为先
本报记者张首映
无论参选时,还是当选后,董建华始终把改善香港市民生活作为大事要事。在正式履行职务的这20多天,他要面对的事务千头万绪,用“万事缠身”形容不为过分。然而,他仍将主要心力倾注在民生问题上。
董建华日夜思虑的民生问题,是以房屋、教育、老人问题为中心展开的。
殖民统治下的香港,这三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50%的家庭没有自己的住房,而且楼价飙升,记者居住的跑马地住房每平方米卖到近9万港元;小学全日制、中学固定化问题长期未能明确,不少小学教师没有固定办公桌,许多中学仍是流动办学;相当一部分老人居无定所,老无所养,港英政府给予一个老人的援助金只相当购买半条555烟的费用,有些老人住在“笼屋”里延续生命。
董建华在这三大问题上,强调标本兼治,并已确立目标,订出计划,他的同事们正制定措施,抓紧付诸实施。
在香港特区成立酒会上,在近日对几个区的巡访中,董建华一再申明,特区政府将制定十年房屋发展计划,加速移山填海,开发土地,每年供应房屋不少于8.5万个单位,10年后全港70%的家庭拥有自置居所;同时加快旧区重建,清拆所有临时房屋和平房,安置笼屋居民,把轮候公屋的时间缩短至平均3年。
这项港人梦寐以求、港英政府想都不敢想也根本做不到的宏伟工程,现在已显端倪。行政会议成员、著名测量师梁振英已完成有关调研报告,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统领五局四署专门成立的房屋用地供应督导委员会,正抓紧筹备这项工程,有关年度实施计划已经出台。董建华在何文田社区中心和港岛区考察时表示,政府有足够土地供应房屋建设,全盘考虑居住问题,多兴建一些小型单位,尽力满足基层人士的置业需求,香港的楼价也会因此得到稳定,港人的居住环境肯定比过去“更上一层楼”。
“教育主宰着香港的未来”,“要成功地培养下一代”,董建华的这句话,得到香港各界普遍认同。因为它不是一句空话。
董建华希望香港的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群、美诸方面得到“全才发展”,中小学新入职教师全部具有大学学位和师资训练,取消中学浮动班,实现所有小学全日制,兼收中西文化之长,保持多元化特色。而这需要增加大量投入。专责拟定教育政策的行政会议成员梁锦松认为,香港现在年教育经费为453亿多元,约为本地生产总值的3.3%,占政府公共开支的18.2%。仅仅实现小学全日制教学最少需要增加60亿港元,完成其他几项计划需要几百亿港元。董建华表示,要下定决心,不能像港英政府那样“只闻楼梯响”,坚信特区政府可以提供充足资源,确保这项影响深远、福及子孙的“携幼工程”逐步全面实施。
香港的老人问题由来已久,积怨深矣;董建华的“扶老工程”,与他的“住房工程”和“携幼工程”一样,深得港人心。
“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是董建华和特区政府制定安老政策的目标,也是一件好说不好做的大事情。董建华委托行政会议成员谭耀宗从事老人福利事务,正酝酿成立安老事务委员会,像抓房屋、中小学教育那样,切实解决老人福利问题。香港1997年—1998年综援金预算开支近80亿港元,是1993年—1994年的2.3倍,今后还要增加,相当一部分要用于老人福利;临时立法会日前通过一项动议,要求政府给每位老人增加不少于300港元的综合援助金;谭耀宗已向房屋署反映,给那些愿意与老人居住的年满18岁的家庭成员优先分配公屋,鼓励年轻人照顾老人;7月23日,一位老阿婆向往访的董建华送上一个绣着“孝”字的红坐垫,感谢他对老人的关心,相信他和特区政府会为老人福利多用心,多花钱,多想办法,其老人政策一定能够实现。
“我和所有香港市民一样,不是香港的一个匆匆过客。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希望都在香港。我们对香港,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持久的责任”,董建华如是说,代表广大港人如是说。一位资深分析家曾这样评论董建华和特区政府的民生政策:妙哉,“万事民为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