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没有市场的项目不能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5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没有市场的项目不能上
范必
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大部分工业产品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必然是短缺经济的观点,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是站不住的。欣喜之余忧从中来,有的地方和企业对这种转变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还热衷于上生产能力已明显过剩的建设项目。拿石化工业来说,我国现有炼油能力2.12亿吨,其中3200万吨炼油能力处于闲置状态,而申报待批的合资炼油项目的生产能力竟多达6000多万吨,需要投资1000多亿元。这些项目一旦上马,后果可想而知。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统计,在9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近2/3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闲置生产能力50%以上的达35种,主要集中在轻工家电、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尽管如此,在这些行业中,争项目、争投资的现象仍有增无减,已成为当前影响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
没有市场的项目仍要求上马,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市场意识。不少地方“九五”计划选择的支柱产业,大都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等产业上。国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也往往把追求产量、产值放在首位。如果从当前的市场行情进行静态的预测,这些项目的利润会十分可观,但全部建成投产后,就有可能超出市场容量,造成新一轮生产过剩。由此观之,作出此类决策,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研究市场运行规律,不是根据需求的变化确定投资方向,以致有的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现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其中很多困难不是今天才形成的,恰恰是当初决策时忽视市场意识种下的祸根。而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变成存量,就具有很强的刚性,只有靠投入新的增量才能带动存量调整,由此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树立市场意识,关键是正确认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主要工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生产者无滞销积压之虞。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尤其在社会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产品能否实现价值,在于消费者的选择,取决于质量、档次、品种、品牌。如果脱离市场需求去组织生产,商品价值就无法实现,商品占有者就会在被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中摔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在制定规划时,应根据消费结构的特点制订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对新上建设项目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看产品是否有市场,投资是否有合理的回报。国有企业也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保证新建项目符合市场需求,重点是完善各类投资主体的风险约束机制,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首先是政企分开,竞争性项目主要以企业为基本投资主体,把投融资活动推向市场,由企业通过市场筹资、建设和经营,并自担风险。其次是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手段鼓励企业多上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比如,政府部门对支柱产业的重点项目和高技术开发项目,有选择地参与投资;对符合产业政策并达到经济规模的项目,在贷款、贴息、债券以及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国有企业的决策者,与其毫无把握地大把花钱,不如先抽出少许资金进行市场调研。作为宏观调控部门,更应该树立正确导向,搞好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重要行业生产能力状况和产品的市场供求趋势等信息,从而帮助各类投资主体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没有市场的项目不能上!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谁违背了这一法则,谁就会受到它的惩罚。只有认真研究国内外市场,在实践中探索规律,进而自觉地运用规律,才能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