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四川:治水兴蜀谱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3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四川:治水兴蜀谱新篇
编者点评
四川是2000多年前蜀守李冰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所在地。当年太史公司马迁观看了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后,说了一句千古名言:“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事见《史记·河渠书》。这句话,概括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李冰的后代,今天四川的广大干部群众,眼界、智慧、能力、办法,都非2000多年前的古人所能企及,理应做出比前人伟大得多的事业。今天他们提出“治水兴蜀”,已经大大超越了“行舟”、“溉?”,而是把大兴水利作为四川经济发展战略中最关键的一仗来打,以此带动农业、工业、林业、畜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各业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既继承传统又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如果司马迁复生,再“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恐怕也要喜极赞叹:“壮哉,水利之为用也!”
本报成都8月2日电记者罗茂城报道:近些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提出以“治水、改土、兴林、修路”为主要内容的“治水兴蜀”战略方针并认真实施,为四川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川是农业大省。治水历来是兴蜀的大计。2000多年前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并至今惠及后人。建国以来,四川全省建成水利工程总数达75万多处,其中水库9270个,引水渠堰5.7万多条,山平塘58万多口,总计供水能力260多亿立方,对农业灌溉、抗旱防洪、城市和工业用水、保持农业稳定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加上现有水利工程老化,病害多,渗漏严重,渠系不配套,供水能力差的矛盾已明显暴露出来。同时,四川省有70%以上的耕地常年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约有1000万人、120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尚未根本解决。水,已成为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治水兴蜀大计:到“九五”期末,要求全省实现“三五一化”,即人均建成5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耕地有效灌面达到50%,解决贫困地区500万人以上的饮水困难,基本绿化全川。
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省决定狠抓现有水利工程的挖潜改造,集中人力、物力、资金,重点抓好升钟水库、武都引水、大桥水库和都江堰4个大型水利枢纽的扩灌和配套工程。同时,在广大丘陵旱区,动员千家万户因地制宜开展微型水利建设,以解决人畜饮水和春灌保苗等问题。
通过广泛的宣传,治水兴蜀方针日益深入人心,并已成为四川每年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动员令。据统计,仅去冬今春,全省已累计完成劳动积累工13.2亿个,移动土石方9.1亿立方,投入水利建设经费37.2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92万个,占动工总数的92%;新增有效灌面67.7万亩,改善灌面560.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78.4万亩。此外,新修江河堤防110.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57平方公里,解决了144万人、13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成片植树造林166.5万亩,零星植树1.79亿株,新建县、乡标准路1580公里,为今后的防汛保平安、抗灾夺丰收打下了基础。
治水兴蜀,成为旱区人们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仁寿县过去干旱缺水,农业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低。黑龙滩大型水库建成后,使昔日的“望天田”变成了“米粮川”,每年人均粮食500公斤以上。通江县赤江乡天井村,近两年均遇大旱,微水池成了家家户户的“保命水”、“保苗水”。该村不仅战胜了干旱,夺得了丰收,人均产粮超千斤,而且仅塘内养鱼一项,人均增收150多元。旱区群众对民办公助修建微水工程的积极性很高,据统计,四川全省已建池、井、窖等微水工程24万多处,投入资金3.65亿元,其中国家补助仅2345万元。旱区许多群众称赞微水工程是“致富工程”,是“小单方治大病”。
治水兴蜀战略方针的实施,使四川连续几年战胜洪涝干旱夺得了丰收。1996年,全省粮食总产达3483.1万吨,比上年增长2.7%;今年小春粮食产量又创新高,达805.6万吨,比去年增5.5%。目前大春3300多万亩水稻长势良好,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