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安徽省灾区农民采取各种办法保养耕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8-25
第2版()
专栏:

安徽省灾区农民采取各种办法保养耕牛
安徽省沿淮河部分受灾地区的农民,在人民政府大力协助下,有组织地保养耕牛。凤台、怀远等县部分灾民准备组织两万三千头耕牛到大别山、凤阳山等牧草丰富地区集体放牧。目前第一批五千头牛已开始转移。另外,有些灾民运用“互助寄养”办法,把耕牛寄养在非灾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和农民家里。人民政府并组织到非灾区生产的灾民随带耕牛,这样既利于耕种,又有条件饲养耕牛。仅凤台县到肥东县去生产的部分灾民即带去耕牛三百八十六头。对实在无力饲养耕牛的灾民,政府便采取收购的方法,把耕牛收集起来,组织放牧。
沿淮河部分地区受灾后,部分农民喂养耕牛发生困难。为保护耕牛,恢复生产,安徽省人民政府迅速指示各地,教育灾民尽力设法保养耕牛,并发动非灾区的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带动农民发扬互助互济精神,分担寄养灾区耕牛。同时,派出干部寻找草源,组织耕牛转移到山区放牧。在转移前,政府派干部调查绘制路线,沿途设立草站,保护耕牛安全转移。
安徽省人民政府现正组织兽医,赴耕牛集中地点开展耕畜防疫卫生工作。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