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脚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5
第12版(副刊)
专栏:

  脚印
李建力
黄昏时分,太阳把巨大的金色光柱投射在青岛汇泉湾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夕阳下,海滩上走着两个老人。渐渐的,他们的身躯和夕阳、大海融为一体……
那是十年前的初夏,一个十分壮美的黄昏,在海滩上,我——一个年轻的军人,与两位老兵相识了,毫无顾虑地倾谈了多时。三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但是,海滩上,两位老人留下的那串脚印,却依然印在我心灵的深处。
那是生命的脚印。不是吗?老汤是1940年参加八路军的,当时只有十九岁;老王是1945年被人民军队战斗的歌声召唤出来的。
1987年3月6日,他们不会忘记这个日子,那是他们生命旅途中新的起点。福州春意融融,两位老人与家人告别,踏上了征程,徒步重游昔日的战场。
这次旅途是从福州,经温州、宁波、舟山、绍兴、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盐城、连云港,最后到达青岛,徒步行程二千二百一十九公里,历时一百零九天。那难忘的四千里路云和月,给他们生命的旅途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啊,久违了!”老王一踏上昔日战场,便寻觅那一夜敌我双方拼死争夺的那座山。
看到那座山,老王愕然了,这是那座奇异的山吗?那天夜里的激战依然历历在目。双方死战了一个多钟头,我军终于抢占了制高点,随即大部队增援上来,但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老王的十几个亲密的战友就牺牲在这里!
现在,山头就在眼前,令老王惊奇的是,望一下远近的山,它不过是一个并不十分显眼的小山丘。当年这山给人的感觉是险要的,当初他爬山争夺制高点时,在陡峭的山路上,还被酸枣树划破了手臂和双腿。老王抚摸着弹痕累累的石壁,思绪万千。
这次壮游,使老汤、老王感受最深的是在观钱塘江大潮时那撼人心魄的一幕。老汤找到了当年他们拔掉的日本军队的据点旧址,那里早已是残墙断壁。让老汤心里难过的是,他的老班长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刺死两个日本兵后牺牲的。
他们随着游人步入钱塘江边,开始,只见远处横着一条白线,渐渐近了,变成向前涌动的白浪,那白浪汹涌澎湃,翻滚着,声似闷雷……望着滚滚而来的钱塘潮,蓦然,两位老人脑海里涌现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景象。
老汤眼尖,忽然发现两个身材矮小的人很特别。他捅了捅老王:“哎,你看那是不是日本人?”说话间,那两个人走到他们跟前,也在兴致勃勃地观潮,还不时发出惊叹声,并指指画画,好像对这里很熟。旁边的翻译告诉老汤、老王,他们两个是侵华时在观潮址的盐官镇据点住过的日本旧军人,以前也常来看钱塘潮,这次是旧地重游。那两个日本老兵身材矮小,头发几乎全白了,满脸是刀刻般的皱纹。当他们听翻译介绍了老汤、老王过去的身份时,眼睛里闪现出难以言状的复杂目光,他们谦恭、郑重地给老汤、老王一人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当他们听说老汤、老王正在徒步重返昔日战场时,甚感惊异,竖起大拇指赞扬,并在他们本子上写下“中日友好”。当时,老汤、老王心情也很复杂,眼前这两个人,过去曾是侵略者。日寇的“三光”政策,杀害了多少中国人。然而,几十年后,他们却变得彬彬有礼了。战争教育了人。新中国从战火中升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摄影师,已经把这一幕,留在历史的底片上。
两位老人坚实的脚步始终在我眼前跳动。他们穿破了两双旅游鞋,一双解放鞋。他们说:我们的行动可以告诉后代,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永远做一个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作者单位:解放军出版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