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为“雄鹰”添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9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为“雄鹰”添翼
本报记者周立耘
人们总喜欢把翱翔蓝天的战斗机比作雄鹰,却不知有多少人为“雄鹰”展翅蓝天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长沙物资分库,就是由这样一群奉献者组成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分库党支部与全库21名官兵一道保供应、促效益、讲文明,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6月,瓢泼般的暴雨与似火的骄阳轮番袭击着古城长沙,年久失修的分库仓库屋顶,经此一折腾,便呈现出百孔千疮,滴漏不止,翻修迫在眉睫。此时,外面的施工队纷纷找上门来,一算账,6000平方米的三栋仓库屋顶,少则10多万元。分库主任阎怀清叫分管库房的陈三中搬来梯子,爬上40多摄氏度高温的屋顶,仔细察看了漏水的原因后,决定自己动手。200多公斤防水油膏从几十公里外的湘潭运来了,弃置多年不用的锈铁锅架起来了,废旧的木质包装箱捡回来了。整整4天,全库21名官兵不舍昼夜,添柴生火,煮膏浇漏,终于赶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了库房的翻修任务。事后一算账,全部花费还不足5000元。
“节约是我们的本色,而部队的需要则是我们的天职。”阎怀清告诉记者,“分库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南五省军用物资中转和军事运输,为保证部队供应,我们全力以赴,有求必应。”去年9月,某部广州工地急需235吨无缝钢管,工地交货价为每吨4300元。分库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很快在鞍山钢铁厂联系到货,可一打听,出厂价就是每吨4300元,货物到岸运费少说也得11万元。而长沙当时市场价是每吨4700元,且十分紧俏,但分库官兵不为所动,宁愿自己补贴,也要保证供货。一个星期他们便及时将货运抵广州,上级夸赞他们“办事迅速,作风过硬”。
在闯荡市场的实践中,分库党支部一班人深深地感到,只有尽快地适应市场,才能更好地保障战场。为此,他们在保障顺利完成部队下达任务的同时,开拓市场,积极为地方服务,分库党支部提出“胸怀一团火,温暖千万家”,制定了“送货上门”的办法和业务工作的具体服务要求。仅去年就为驻地重点工程建设供应钢材3600吨。
近年来,随着分库的优质服务和良好信誉,找他们洽谈业务的很多,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时常侵蚀着军营这方净土。为此,分库党支部始终不懈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干部战士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侵蚀的能力。今年1月份,一客户来分库提线材,偷偷塞给仓库保管员、共产党员战士武远强一沓人民币,低声说:“这里没有外人,一点小意思,请大哥笑纳。”小武推开对方的手,义正辞严地说:“该发的货不少你一点,不该得的钱我们一分也不会要。”这客户只得悻悻离去。
分库党支部和全体战士的努力,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据统计,该分库已连续三年在广空物资系统考核中名列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最近又被广州军区空军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