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8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

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李慎明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越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越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一切道德的优秀成果的继承,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最先进的道德。在现阶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要努力做到“大公无私,清正廉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共产党人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这与国家的现行政策是否矛盾?不矛盾。因为,我国现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政策等,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物质利益原则,它对包括党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都适用。提倡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决不排斥党员正当的个人利益,决不是反对党员和党员干部取得合理的劳动报酬。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归根到底取决于民族的、阶级的利益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我们必须要求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共产党人的个人利益只有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中得以实现,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总的状况和全社会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制定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时,应表现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标准。如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应带头发扬不计报酬、多做贡献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决不能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在对待商品交换原则时,只能把这一原则限定在经济生活范围内,决不能带入党内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中来;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关系时,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时,应尽可能地把二者统一起来,当两个效益不能同时实现时,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贯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时,共产党员应该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带头致富,但不能以权谋私,更不能忘记带领广大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决不主张无谓的牺牲,但是必要的自我牺牲应该提倡。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个人的物质利益以至生命。党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既不是“超越阶段”,也不是“唱高调”,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不这样要求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把共产党员等同于一般老百姓,其后果必然是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也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最终目标不可能改变。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不能把党的组织降到群众组织的水平,把共产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降到普通群众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种现行经济政策的同时,一定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年来,确有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决议》重新强调这一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认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就是“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包括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关键在党,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贯重视的。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这一方针,虽然在执行过程中曾一度出现过不一贯的情况,但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但也毋庸讳言,在当前的社会精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工人运动和人民群众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而必须靠外面去灌输。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全社会无疑是灌输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从五六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到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孔繁森、李润五、徐虎等,他们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先进事迹教育和感奋着人们,对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推动作用。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各个重要岗位上,如果每个同志都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力量,同时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就能影响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这样,精神文明的先进性和广泛性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逐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去,并逐步变为广大群众的行为准则。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样需要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先进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必然表现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人的积极性与人的道德风貌密切相关。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既可以促进广大劳动群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觉悟的提高,激发全体人民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热情,又可以协调和加强人们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团结的局面,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最终要实现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它需要我们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这就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道德觉悟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四有”公民。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对克服一些青年中信奉的“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根本不相信大公无私先进分子的存在等错误思想,使他们的成长有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图谋和克服腐朽道德观
念影响的需要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搞下去,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动摇,不然,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同样,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松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渗透。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后,这种渗透的机会和条件大大增多。特别是他们在苏联、东欧连连得手之后,更是踌躇满志,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着演变与反“演变”的严峻考验。
目前,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一些利益主体为了取得丰厚的利润,就可能对手中握有各种实权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腐蚀拉拢。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经济关系和物质生活改变后,落后腐朽的道德观念并不会立即消失,有时甚至经过几个历史阶段后,还仍然会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还可能有所泛滥。这些势力、因素相互交织,把我们的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置于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面前。
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经受住了这一考验,但也确有一部分人“败走麦城”。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尖锐指出:“我国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有的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经不起考验,以权谋私,甚至违法乱纪,堕落为腐败分子、犯罪分子”。这些人之所以“马失前蹄”,其根本原因是,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放松了世界观改造,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头脑里泛滥。党纪国法无疑是震慑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的利剑。但是,无限膨胀的私欲仍然会使一部分党员和干部凭着“冒死吃河豚”的侥幸心理而不顾高悬的利剑去承接含着砒霜的糖弹。因此,只有牢固地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才是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抵御各种落后腐朽思想和道德侵蚀的真正的铁壁铜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