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树立自强自立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9
第8版(体育·文摘)
专栏:

  树立自强自立观念
近几年,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在逐年增长,但高校的日子并不好过。既然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教育收费为何就不能走向市场、按质论价?更何况,随着我国逐渐向小康阶段迈进,大多数家庭自费供养孩子上大学已不是太难的事。基于以上的社会现实,公费生改为自费生这一改革确实是势在必行。
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断言,我国有相当一批大学生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这些贫困生的父母为支付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辛苦劳碌,节衣缩食,甚至背上一身债。公费变自费,影响面远不止贫困家庭。
然而所幸的是,10年来,国家建立了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以及减免学杂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为贫困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1995年,国家教委34所直属院校计发奖学金76.38万元,资助学生27.6万人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困难学生;发放贷学金944万元,资助贫困生2万人;支出勤工助学基金2217万元,资助贫困生6万人;下发困难补助1777万元,资助贫困生5.7万人;减免学杂费158万元,资助贫困生3267人。
国家教委发言人宣布:自1992年开始招生改革以来,贫困生辍学现象十分罕见。这位发言人号召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直面人生,向贫困挑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完成大学的学业。
自费上大学,迫切要求大学生们树立自强自立的新观念。尤其是对于绝大多数贫困生来说,仅凭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暂时很难拿出大量资金来全额无偿资助学生。这样就要求学生自己付出努力。
遗憾的是,当我们告别公费生时代时,我们的大学生还未从依赖国家和家庭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许多人还未意识到,自己首先是成年人,应该自立。更何况,上大学是为自己将来获得理想工作创造机会,有何理由让父辈铺平道路?我们应当造就这样一种社会风气:只有自强自立才是合情合理的。
(摘自《中国改革报》蔡恩泽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