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不靠国家救济勇闯致富新路文家村青年农民争当“脱贫状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8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不靠国家救济勇闯致富新路
文家村青年农民争当“脱贫状元”
本报讯新年伊始,在湖南衡东县传颂着这样一条消息:由横路乡文家村文祖德等青年农民生产的汽车卤钨灯、摩托车石英灯、工程探照灯等系列产品源源不断地运抵香港、澳门,在市场独领风骚。这是文家村青年农民不靠国家救济,争当“脱贫状元”所取得的成果。
文家村有800人,山多田少,交通闭塞,直到90年代初,农民人平纯收入不到500元。初中毕业回乡担任团支部副书记的文祖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向贫困宣战,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1992年,文祖德带领120名农村青年南下广东,边打工边学技术。1994年6月,他一次从广东拖回价值5万元的机械设备,在衡东县城北正街建起了一条占地2000平方米的系列灯具生产线,招纳本村上百名贫困青年进厂工作,于当年7月1日试产成功,设计生产能力每月5万只,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村120多名外出打工的青年纷纷回乡办厂,在家的青年也开厂办店,争当“脱贫状元”。目前,全村已办起灯具、红砖、地毯等加工厂近10个,年产值上千万元,全村农民人平纯收入由上年的600元增加到去年的1500元。(成新平许松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