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公益使者在杭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3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公益使者在杭州
本报记者袁亚平
每到双休日,杭州城里便出现戴黄帽、穿红衣、胸佩徽章和服务证的公益使者。这150名公益使者分成10个小分队,擎着队旗,骑着挂有“公益使者利民车”牌子的自行车,在大街小巷巡回服务。
日前,记者到公益使者工作室采访。推门进去,只见满墙都是群众送来的锦旗,上面出现最多的赞语是:“无私奉献”。正在值班的公益使者刘顺告诉记者,公益使者服务队,由杭州市民自愿报名参加,利用双休日和业余时间,义务为社会服务。公益使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服务队从1995年9月30日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免费服务,风雨无阻。
工作室里,热线电话不时响起,一名公益使者边询问,边在工作簿上登记。九分队队长高水富老师傅,带着几名年轻人正在待命,一有任务就出发。
“我们设立了公益使者热线电话,接受市民求援,一天有时接到十几个电话。我们帮助居民解决急、重、难的事务,有送病人上医院的,有搬运垃圾的,有捅开排污管道堵塞的……”刘顺继续介绍。
公益使者配合公安、交警、工商、市容等部门,反扒手,反窃车,维持交通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保持清洁卫生,治理无证摊点和短斤缺两行为;
公益使者也监督行业之风,代理委托投诉,收集假冒伪劣的情报,提供法律援助;
公益使者还与百名特困老人结对子,开展一帮一爱心活动,每月数次上门,为老人理发、看病、搞卫生、取邮包、送粮食、送生活用品……
从今年3月1日开始,连续开展的“公益大行动”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清洁杭城。从游人如织的西子湖畔,到高瞻胜景的玉皇山顶;从宁静狭长的小巷里弄,到高楼林立的街头市面,公益使者和数万名自愿报名参加的市民们,擦洗栏杆,冲洗脏车,扫除瓜皮果壳,清理垃圾,打捞湖面漂浮物。第一天,就清除卫生死角653处,清运垃圾1283吨。
疏浚中河。纵贯市区的中河,是唐代开凿的古河道,向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景观。百余名公益使者和400多名热心市民手拎泥桶,涉入河中,将沉积多年的淤泥挖出来,拎上岸。
“还我九溪胜景”,“你丢我捡”,“火车东站文明行”等不同主题公益行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杭州大学教师陈晓华带着10岁的儿子,一大早就赶到现场参加义务劳动。她说:“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公德意识。”
杭州钢铁厂工程师杜正刚带着9岁女儿,来捡拾垃圾。小女孩说:“爸爸带我来上一堂劳动课,从小讲卫生。”
开展公益大行动以来,不少杭州市民听从良知和正义的召唤,志愿加入公益使者服务队。
记者在采访时,就碰到3名志愿者,分别是商店职工、工厂工人、大学实习生。他们要经过3个月的跟队活动,才能正式宣誓入队。
杭州第二百货大楼职工朱强荣对记者说:“公益使者的所做所为是高尚人的行为。我将毫无怨言地永远做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