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共话香港回归事同怀赤子爱国情——就“我看香港回归”栏目致读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1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我看香港回归

  共话香港回归事
同怀赤子爱国情
——就“我看香港回归”栏目致读者
历史早已注定香港回归会成为1997年最为牵动人心的话题。正是为了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时刻给海内外中华儿女提供一个共话民族盛事的园地,我们在3月17日刊登了“我看香港回归”征文启事。从那时起,这次征文活动由春而夏,跨越7月1日凌晨的神圣时刻,已经成功地举办了近5个月之久。这期间,我们共收到海内外各类稿件四五千份。投稿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但都在以同样赤诚的爱国之心为香港回归动情地吟赋。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实业巨子霍英东先生欣然挥毫,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滋英,“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也为本栏目赐稿。更多的参与者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他们的话语朴实无华,却诉说出一个古老民族的世纪情感。
不少读者在撰稿之余还表达了对这次征文活动的看法。四川绵阳的一位农民在信中写道:“看到贵报的‘我看香港回归’专栏,我深感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盛世逢盛典,无论是谁,都有话可说,我所说的是一个普通农民对香港回归的感慨和欣喜……”一位江西景德镇的工人师傅,在他应征的文稿后给我们提出这样的建议:“能否在本次征文结束后,将所有刊发的征文结集出版,以示纪念?这将会是一曲激人爱国的动人乐章。”还有一位广东恩平的小学老师,他的话代表着众多投稿者的心声:“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伟大时刻,我也像您一样激动地期盼着,这种心情使得我将拙稿寄给您!我自知诗艺未精,文笔也不好,但我的心是真挚的。”
经过精挑细选,一篇篇情真意切、角度独特的作品陆续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当中,既有诗歌、散文、专论、随笔,又有书法、篆刻、剪纸、摄影、绘画作品,形式多样,色彩纷呈,表达着对香港回归的真实感受:抒发洗雪百年国耻的民族自豪感,阐述“一国两制”创举的深远意义,缅怀一代伟人邓小平,展望祖国和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可以说,这次征文活动已经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征文仍将继续举办下去,直至年底。在未来这几个月的日子里,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大家拓宽思路,更新角度,来进一步探讨香港回归这一意义非凡的话题。香港回归对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意义,对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政策在香港特区具体落实的表现,对香港与祖国内地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领域间合作交流所进行的探讨,都将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此外,个人与香港的不解之缘,在香港的所见所闻、所遇所感,也是风景独到的切入点。
愿读者朋友们怀赤子之心再话香港,愿与大家在征文结束时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