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愿天地无垢心无垢——百佳新闻工作者的魅力(使命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愿天地无垢心无垢
——百佳新闻工作者的魅力(使命篇)
本报记者杨明方祝华新
作为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西藏墨脱迎来了第一批前来采访的记者。那是1990年7月,解放军报记者徐文良和两位同事跟随民工步行穿过无路可走的原始森林,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夜宿丛林中废弃的老屋,最终到达目的地。一篇墨脱戍边将士见闻《铁肩担国防》获得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
有人问:“就为一篇千字稿,走一趟墨脱值吗?”徐文良说得很朴素:“凡是有部队的地方,就应该有咱们军事记者的足迹。”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都把新闻当作一种崇高的事业,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纵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冥冥之中自有一种神圣的使命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召唤着他们。
纵横捭阖论风云
曾经有人把新闻工作者比做汪洋大海中守在船头的瞭望哨,及时报告和分析前方刚刚跃出地平线的信息。然而,中国记者不是独往独来的西部牛仔。他们胸中装着党和政府推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从而能够底气十足地对各种社会动向和思想潜流作出梳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有一段时间,为商品和店铺起洋名、怪名成为时尚,像调料汁改名“沙司”、家具称做“家俬”、夹心饼干叫做“派”。《北京日报》记者部主任刘连枢带领年轻记者搜集大量材料,写成3篇诙谐辛辣的采访札记,批评这类媚洋、媚古和媚俗的心态是对民族文化的亵渎,大快人心。北京市工商局就此作出了对滥用洋名的企业和商品不予登记注册的规定。在燕赵大地,“杨柳青”的名头十分响亮,它是《河北日报》一个言论专栏的笔名。主笔储瑞耕的《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如暮鼓晨钟既振聋发聩又启人心扉:“我们不笼统反对领导干部同‘大款’交朋友,但重点怕还是要提醒我们的领导者,不可被几个钱弄得昏头昏脑。权钱交易,花天酒地,无章无法,坑民坑国,那下场将会是什么?是灭亡。大则亡国,历朝历代的教训皆如此;小则亡身,眼前就有王宝森那样的人和事在,不可不察也。”
《南方日报》发表过一篇“舒黔”的《也说“茶楼干部”》,有异曲同工之妙。针对所谓干部多上茶楼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新观念”,文章写道:“但看国际惯例,一个项目签订完毕,也不过端出淡酒数杯,浅抿数口而已。倒是我们一些官员自作多情摆下豪门宴,反而吓跑了好些不谙‘国情’的‘老外’。”“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招商引资指望‘感情深,一口闷’搞掂,想钻‘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空子,越来越行不通。”语气平和而道理深刻,把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的种种遁词一一驳倒。这位好厉害的“舒黔”,是该报年仅40岁的女评论员江艺平。如今,她已是《南方周末》的主编。
新闻媒体的国际评论是政府外交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前,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马世琨到日本广岛采访,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日本不仅是战争的受害者,更是加害者。广岛曾是日本军工基地,是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桥头堡。“假如日本不同德、意法西斯结盟发动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假如日本哪怕是个中立国,会平白无故地遭到轰炸乃至原子弹的打击吗?当然,历史容不得‘假如’,但历史的错误却可以避免重犯,如果能正确对待历史、认真总结教训的话。”这篇题为《广岛思旅》的通讯,与他去年主持撰写的《日本政要必须补课》、《日本面临严重抉择》等黄钟大吕相呼应,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的嚣张气焰。老马提出:公众在头天晚上的电视中看到的重要国际新闻,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上就应该能够读到相应的评论。有时为了确保时效,他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一边踱步,一边与同事们在电脑上草拟、改定评论,到午夜时分急排上版。这些评论被外国通讯社和报刊广为转载,外交官们也常常从中听出弦外之音。
为民吟唱正气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深沉的人文情怀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当代新闻媒体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渠道,“百佳新闻工作者”都以关注民众疾苦、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
《农民日报》驻江西记者李东初在到达退休年龄前的3年中,连续3篇为农民说话的报道分别得到3位副总理的关注和批示:万年县某乡农民卖棉花给供销社,却被信奉地方保护主义的乡政府罚款;南方畜禽饲料价格猛涨,有些地方粮食系统却把国家的平价玉米拿到市场上抬价出售;宁都擅自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激化了干群矛盾。3件事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老李深为自己在新闻生涯的“最后3分钟连进3个好球”而感到欣慰。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者逃之夭夭、救人者反遭诬陷,这样的事近年来并非罕见。山西长城广播电台节目总监张敬民抓住一起王丁丁救人好心不得好报的事件,连续播出16组报道及讨论节目。先是王丁丁和受伤者家属各执一词,长城台呼吁知情者前来作证;然后,峰回路转,不仅有目击者出面“以人格担保”王丁丁的清白,肇事的小青年也出人意料地给电台写信表示忏悔,并寄来当月做临时工所得250.30元;接着,太原市委书记也以一个普通听众的身份拨通热线电话,参加讨论;最后,4万多人涌进省广播电视厅院内,自发参加由长城台发起的“呼唤公德大签名”。
风雨兼程慰平生
“百佳新闻工作者”在为社会作史的同时也在谱写自己的个人史,这无疑是一段段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声有色的华彩乐章。
在前些年湖南罕见的洪灾中,湖南日报主办的《三湘都市报》记者陈勇深夜乘坐简易木筏来到被洪水淹没的桃江县城,写出第一篇“抗洪前线传真”。由于桃江与外界的联系已经中断,他又冒险从资江顺洪水漂流到益阳给报社传稿。本届最年轻的“百佳”、北京电视台28岁的法制记者徐滔,曾经自告奋勇帮助警方敲开了犯罪分子的大门,也曾和摄像师一道迎着歹徒的枪口冲过去抢拍惊险镜头。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她坦言自己喜欢警察,也喜欢武侠小说,因为能从中摆脱人生的琐屑,找到一种豪迈和洒脱。她与警察以“咱姐”、“咱叔”、“你妹子”等相称,危难时生死与共,闲下来同饮一杯小酒。在这个漂亮机灵的女孩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久违的英雄主义气概。
在中国记协前不久召开的“百佳”座谈会上,有人援引一首打油诗表达心志:“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纤手,握绵手,握茧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伐恶效狮吼,逢善魂相就/图一个天地无垢心无垢。”
一曲吟罢,得到在座“百佳”的热烈赞同。
(全文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