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要留清池给后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要留清池给后人
本报记者白剑峰新华社记者贾奋勇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清代文人笔下,滇池是一方浩淼澄净的天地。可如今,不断累积的污染已使这颗高原明珠黯然失色。
2月17日下午,国务委员宋健和环保专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迎风伫立在一艘考察船上,眉头越皱越紧。只见四周的滇池水面被大片疯长的水葫芦覆盖,阵阵恶臭扑鼻而来。考察船像破冰船一样在密覆的水葫芦中艰难前行,时进时退,船尾黑水滚滚,根本不见鱼虾踪影。宋健痛心地说:“多少年来,滇池风光享誉天下,也是昆明市几百万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没想到,她都快变成一个污水池了。如果不在短时间遏制污染势头,我们最终很可能失去滇池。”
宋健同志的一席话深深感染了同船的专家、领导。云南省环保局局长李广润感慨道,现在不少昆明人做饭都开始用高价矿泉水了,治理滇池、还昆明一池碧水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渴望。昆明市副市长冯志成表示,这些年,昆明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忽略了环境保护,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在中央的帮助下,我们正在采取措施,加速滇池水污染的治理,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滇池一定会早日重现碧水风姿。
考察船在大观楼码头靠岸了,此时,阴霾的天空射出了几缕阳光。宋健同志指着那著名的“天下第一长联”说,两百年前的滇池曾是“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我们后人辜负了这一美景,如果不能下决心根治滇池污染,那就真成了千古罪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