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正视失利不甘落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4
第8版(体育)
专栏:体坛絮语

  正视失利不甘落后
刘小明
田径,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重点项目;田径世锦赛,是今年国际体坛的重头戏。然而,几天前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的这样一个世人关注的大赛上,中国田径不仅未能给中国体育增添光彩,反而竞技水平跌到了低点,在排列着38个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奖牌榜上,找不到亚洲体育强国——中国的位置。
中国田径到底出了什么毛病?局外人恐怕很难一下子搞清楚。但是,作为田径圈内人士和主管田径的领导,应当对这次失利的原因作出深刻的反思。在田径这个奥运大项的竞技舞台上,中国选手不能总是徘徊在低谷和无所作为。
当然,这次大赛中国田径队的一些项目和运动员,如女子短跑、接力等,还是有不小的进步。问题是,中国队原有的优势项目这两年成绩不断下滑,现在已拿不出自己的尖子队员和拳头项目,难怪榜上无名。成绩下滑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训练水平不高造成的,细分析一下,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从中国田径队教练、队员私下谈话中表露出的情绪看,他们抱怨国内田径项目待遇低,比不上足球、篮球,也比不上游泳;稍有名气的运动员不安心在国内练。确实,这次出征之始,中国队的目标就不高,士气也不旺,这样的队伍如何能打胜仗呢?近几年,随着体育改革的发展,有的项目顺利推向市场,尝到了职业化的甜头;而像田径这样的项目,迈向市场的过程步履艰难,田径界手中拮据。改革中出现的这种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经费和收入差别悬殊的矛盾正在突出出来,对此主管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制订新的相应对策。中国体育不可能所有的项目,特别是优势项目、重点项目,都在短期内推向市场。对田径这类需要重点扶植、需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才有利于走向世界的项目,应在财力、人力上给予足够的投入。
另一方面,在运动队训练、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中国体育艰苦拼搏、白手起家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像“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这些去年奥运会后总结出的中华体育精神,首先应当在我们各运动队深入人心,不断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