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在全国大中城市,停车难困扰着成千上万名司机——请关注停车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4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热点透析

  在全国大中城市,停车难困扰着成千上万名司机——
请关注停车难
蒋建华
停车真难
停车太难了。笔者在采访中常听到司机这样的慨叹。
与笔者同住一小区的廖先生,自从买了车,每天晚上都为停车发愁。有时候,他不得不把车停在路旁,尽管睡觉时非常不踏实,也没辙。
的确,在全国大中城市,停车难困扰着成千上万名司机。
据有关部门今年初对广州市33条主要道路的停车调查表明,由于缺乏停车场而占用道路停放机动车竟达其道路面积的40%。近几年,有些新建的大型现代化商厦的门前,要么未建停车场,也未留出发展余地,致使很多来此购物的车辆只好紧贴慢车道停放;要么仅有几十个车位,像北京的蓝岛大厦、华联商厦、赛特购物中心等,车辆进出停车场十分艰难,有些车辆长久占据车位,收费极低。
1994年6月建成的北京海淀区恩济里小区,曾被建设部评为规划建设优质小区,并获金奖。小区内的绿化和公共设施是出色的,可区内只有一处能停几辆车的停车场,而小区内的200多辆常驻车辆无处停放,由于这一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入住不久区内外绿化及公共设施被胡乱停放的车辆严重损坏。
停车为什么难?
为什么会出现停车难问题?为什么新建的或正在建设的小区很少考虑机动车停放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交通研究所赵波平、董苏华两位高级工程师说,我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受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居民住宅区、商业区的规划建设重点主要着眼于解决居民居住困难和怎样便民利民,尚未考虑到居住环境和机动车存放问题。即使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汽车工业有了长足进步、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上升后,规划建设部门考虑的仍局限于如何尽快解决老百姓最基本的居住条件问题(如“安居工程”),对居住购物环境的认识上还比较肤浅,而过去制订的一些停车场的规定、技术标准,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特别是汽车进入家庭的变化。这些都造成了规划、建设与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中的困难。加上一些地方审批把关不严,迁就业者,缺乏监督手段,致使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很多,与需求的差距很大。
据统计,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10多万辆,每日另有几十万进京车辆,车位需求超过10万个,而北京现有专业停车场的车位仅3万个左右;上海机动车保有量70多万辆,车位需求约10万个,现有专业停车场的车位3万左右。
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只有停在路边、挤占车道,而且日益严重。尽管公安部门曾在去年对一些城乡道路秩序混乱,特别是违章占用机动车道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清理,收到一定成效。但随意占道停车问题仍得不到彻底解决。
加强规划与管理
针对停车场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等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加大了对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审查、监督和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对投资兴建立体停车场库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政策。
据悉,建设部、公安部也将加强对停车场规划、建设与管理力度:他们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对这一事关国家经济政策、行政管理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开展了涉及众多城市的关于停车场问题的调研活动;提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总体思路,即从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尤其要与当前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相配合,加快制定停车场建设开发的法规,从更科学的角度对原有的一些规则、指标进行修订,逐步实行“拥车者要自备车位”的政策。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停车场管理技术与经验,适度实行停车设施民营化,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压题照片为彭宏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