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北京乘中巴拒“宰”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4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

  北京乘中巴拒“宰”记
本报记者丁伟
因地缘关系,单位的同事经常坐112线中巴外出,常常遇到漫天要价,野蛮宰客的事。
8月2日晚9时左右,北京朝外大街东大桥站,记者与一位同事乘上一辆车号为京B—B0221的中巴。
开车不久,掏钱买票:“到小庄,两张。”随即递上2元钱。
“两张4元。”忙着收钱的师傅头也不抬地说。
按北京市有关部门规定,中巴5公里以内收费1元钱。东大桥到小庄远不到5公里,乘中巴票价应是1元钱。就在当天下午,记者还按这一价码乘坐过一回,莫非刚过几小时票价就翻了一番么?
“到小庄不都是1元钱吗?”同事问卖票的师傅。
“少废话,一张2元,两张4元,掏钱!”师傅不由分说。
“收费得有个标准,抬高票价有什么依据?”同事据理力争。
“少啰嗦,不交钱就下车!”司机不耐烦了。
果然,刚过京广桥,中巴停下,卖票的师傅瞪着眼睛下了逐客令:“快下车,你们这样的不拉!”
掏钱乘车,收钱载客,天经地义。面对无理拒载,我俩坚持讨个公道。
僵持了约莫5分钟,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快下车吧,别耽误大家的时间。”记者回身看时,一位中年男子忙把头伸向车窗外。
仿佛得到鼓励,司机从前门绕到后门上车,气势汹汹地拉着我们的胳膊往下拖。
“快下车,滚!”随着卖票师傅的一声叫骂,车门关上,中巴飞驰而去。
站在人流车流渐稀的马路上,记者与同事气愤中伴着无奈。两元钱不多,步行一段也无大碍,可让人不解的是,明明有规可循,为什么“宰客”、拒载现象屡禁不止?时下文明之风劲吹,为什么不文明言行还时有所见?更让人感到不是滋味的还有那位中年男子,假如他的遭遇如同我等,是否希望别的乘客也像他这次所做的那样,作壁上观甚至助纣为虐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