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不可乱用补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5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家庭医疗常识?

  不可乱用补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药材生产的发展,我国家庭珍贵补药拥有量也越来越多。有些人认为多吃补药补养身体,总有益处,其实不然。所谓补药,是能补益不足、补偏救弊的药物。只有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者脏腑亏损、病属虚症,才宜使用。如果体不虚、身无病的人,服用补药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例如,有的人只是体型瘦一些,并无体虚,认为补药可以补胖,于是大量服用党参之类,结果倒也很快“胖”了,但却反而感到周身困重,原来是补“肿”了。
服补药先得了解药性。补药一般分补气药(人参、党参、太子参等)、补血药(当归、阿胶、地黄等)、补阴药(枸杞、沙参等)、补阳药(鹿茸、胡桃等)。确实有病体虚,需补,还得请医院医生认真检查身体,弄清自己属什么体质,缺什么,虚什么,然后才对症下补。否则,事与愿违,旧疾未愈生新病,甚至会危及生命。如平素体质偏热或病属阴虚,误用温性的红参(人参的一种)则会助火,不仅发热、口干、便秘,而且常引起烦躁、失眠,甚至鼻孔出血。温热壅滞的浮肿,服用人参则浮肿更盛。感冒发烧的病人,如无明显气虚而乱服人参,只会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服用人参,往往血压升高,甚至诱发中风。有的人并无阳虚,乱服鹿茸,以致心中烦热、咽干舌燥、鼻中流血、心悸失眠。有的人并无阴虚,经常服用补阴药熟地,以致食欲减退,腹胀腹泻。
服补药也要注意用量。如人参,除挽救虚脱,可大剂用50克外,一般是煎服5—30克,研粉或轧成片剂吞服,每次2.5—5克。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人参滥用综合症。
为更好发挥补药功效,还要注意服食时间。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有阴阳、有昼夜消长的规律,白天主阳,夜间主阴。而其中的白天午前为阳中之阳,阳气生而渐旺,午后阳气渐衰阴气渐长,清晨午前迫切需要阳气的激发功能,入夜则迫切需要阴气维持生理机制。所以补阳气药宜于清晨午前服,滋阴养血药于入夜服,正是适应了机体对阴阳物质需求的时间性。
湖南益阳市中心医院周凛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