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追随父亲的足迹——访孔繁森的女儿孔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2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追随父亲的足迹
——访孔繁森的女儿孔玲
冉彪
孔玲,第一次认识你,那是你作为学生代表在西南政法学院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的大会上发言。那时,你看上去有些憔悴,因为你还沉浸在父亲孔繁森因公殉职的巨大悲恸中。今天见到你,你比过去成熟多了,也变得开朗、健谈。谈话中,笑意写在脸上。
就要大学毕业了,你原本想不再读研究生。你父亲牺牲后,全国宣传他的英雄事迹,你感到继承父亲的遗志,应从自己做起,学习更多的知识本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于是,你改变了过去一度想早点找个工作平平凡凡过日子的想法。
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不再犹豫的你,毅然报考了人民大学的研究生。今年5月,你从山城重庆飞到首都北京,去见你的导师,笔试面试复试,你过关斩将,一路顺风,你成功了。你当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父亲说:“女儿没有辜负您的希望!要是您不走,看到女儿的今天,您该有多么高兴啊!”
谈到这里,又把你的思绪拉回到了1993年。你说:“1993年,我参加高考。那阵子,我是多么希望爸爸能多陪我一下,多安慰我一下,好让我从紧张的高考气氛中解脱一下。但父亲没有。他还在千里之外的西藏阿里呕心沥血地工作着。考试时,同学们的家长都亲自来送孩子上考场。当考卷发下来之后,我还傻乎乎地问监考老师:老师,我爸来了没有?可是爸爸终于没来,依然只是工作,工作,工作……考试完了后,我便在心里问爸爸:爸爸,女儿的事您真的一点都不关心?让我一个人独自面对高考,你真放心得下?”
现在,你理解父亲的严于律己、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以及对人民群众深深的爱。为此,你更加崇敬你的父亲,因为父亲以自己崇高的人格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大学四年,你一直是一名勤奋上进、品学兼优的学生。你说,父亲在你考上大学后曾“约法三章”:不许谈恋爱,不许跳舞,不许到处吃喝玩乐。四年来,你严格遵循父亲的“约法三章”,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入校后就担任班团支部书记,连续四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还两次获得校级征文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两次获得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不但拿到了六级大学英语证书,而且还在中央、省、市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50余篇……1994年11月,你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你又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
你父亲成为党的领导干部的楷模,你也因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人物,你对此可有压力?你说,你的压力来自众多的眼睛盯着你,对你的要求更高了。而你唯恐自己做得不好,有愧于父亲,有愧于社会,有愧于所有关心你的朋友!
你的同学们都说,你很像你父亲,和蔼可亲,乐于助人,不仅是样子像,而且言行也像。可你总是说,那可差得太远了。你的同学付景告诉我:你很节约,生活中很少见你乱花一分钱。肖竞同学说,你给来自四川农村的张小锋同学很大帮助,他的母亲还给学校写来了感谢信。你最要好的同学龚晓明讲起了你如何帮助同宿舍的同学洗衣服、叠被子、打饭,还为生病的同学到医院去拿药……你说,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帮助,自己有了困难,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你说,学校为你免了学杂费,帮你谢绝了不必要的社会活动,为的是让你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保证学业的完成。你说,要毕业了,真舍不得离开大家,离开母校,因为老师和同学给自己的爱太多太多……
听说预备党员转正时,你哭了,发自内心的感激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你又想起了1994年4月,当你用电话把进学校党校学习的消息告诉战斗在雪域高原的父亲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你说:“玲儿啊,你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多为国家和人民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计得失,勇于奉献。”
你信奉这么一句话:“生活的艰辛只能使强者更强。”经历了父亲去世这场不幸后,你变得更加自信而刚强。你说:“今后,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向父亲学习,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不计得失,勇于奉献,时时为人民,事事为人民!”(附图片)
照片说明:孔玲(中)与同学在一起。冉彪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