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雏形初现活力来——建立新型劳动制度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6
第2版(要闻)
专栏:

  雏形初现活力来
——建立新型劳动制度述评
哈晓斯
打工、下海、跳槽、竞争就业、招聘应聘、下岗再就业、劳动合同制、养老保险、上岗证书……
这些十多年前还不曾听说过的新词,如今已成为城乡老百姓街谈巷议中耳熟能详的家常话。正是这些新事物,从工作、学习等许多方面影响并且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人们也由此切实感受到了劳动力市场和新型劳动制度的活力。
从“三铁”式的僵硬死板,到市场下的勃勃生机,新型劳动制度的建立,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新制度脱颖而出
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劳动者直接参与了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制度改革。同时,他们又是新型劳动制度的创造者,对新制度带来的变化有着切身感受。
劳动合同制度普遍推行。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伐明显加快。截至今年5月,全国城镇已有10697万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7.2%,比5年前劳动合同制职工总数增长4倍以上。与此同时,乡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人数,也已超过2000万人。至此,企业用人自主、劳动者择业自主的新型劳动用人制度得以全面建立。
在市场就业机制的作用下,广大职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包括就业前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和在职培训在内的各类职业培训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技工学校已有4800所,覆盖近30个行业和部门,在校学生达200万人。就业训练中心及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实体接近5000所,企业职工培训基地有2万多所。
1995年5月1日,继1994年实行5天半工作制后,我国工时制度作出重大改革,5天工作制开始在全国实施。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体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已经并且正在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产生深刻影响。
工资分配、劳动争议和仲裁、劳动监察等各项制度,作为新型劳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适应劳动力市场机制要求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规范。
就业找市场
找份工作,在个人和家庭看来,无疑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然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招工凭指标,就业靠政府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就业方式已进入千家万户。
党的十四大以来,作为整个劳动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以劳动部门为主体、遍布城乡的职业中介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如今,人们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话中,获得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招聘和培训信息。同时可以就近通过各级劳动部门及其延伸到乡镇、街道的工作机构,得到包括职业介绍、失业保险、就业训练、生产自救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
劳动力的流动逐渐趋于合理。到1996年底,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亿人,已经接近城镇职工的总数。而改革开放前几乎不存在的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也已达到6188万人。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近年来,我国分别在城乡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依托劳动力市场对城乡富余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了更直接的认识。旨在解决下岗失业职工和富余职工分流安置问题的再就业工程一推开,就吸引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从空嫂、商嫂到下岗职工就业一条街,从钟点工到家庭服务员,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各地再就业的形式在探索中不断创新,涌现出大批再就业明星和再就业先进集体,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据不完全统计,再就业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已成功地促进400多万下岗失业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筑好“安全网”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企业有生有死,效益有好有差。破产、倒闭、兼并、重组,本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而广大职工关心的是,退休、失业、患病、负伤、生育怎么办?这些问题解决不好,职工就没有安全感,社会也难以稳定。劳动制度改革从一开始,就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构筑“安全网”的序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着手在城镇企业中推行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党的十四大以后,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重大突破。最近,国务院又作出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养老保险乃至整个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至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化,为国企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近5年来,失业保险的范围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与再就业工程有机结合,在分流富余职工和促进长期失业者再就业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与此同时,工伤、医疗、生育等项保险也已在全国或者部分试点地区推开,实践中创造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形成与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配套改革的态势,新型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明晰。
新型劳动制度基本框架的初步建立,集中体现了十多年来劳动制度改革的成果。而要全面建立并完善这项制度,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还有许多新的难题需要探索。在全面建立新型劳动制度的征途上,亿万劳动者应当而且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