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微软为何伸出橄榄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4
第7版(国际)
专栏:

  微软为何伸出橄榄枝
本报记者张勇
8月6日,微软公司以1.5亿美元购买苹果公司7%的股票,成为其不具表决权的股东。这一消息轰动了美国以及全球电脑业界。昔日微软苹果两强相争,都欲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如今胜负已定,胜者却向败者伸出橄榄枝,这一突然转变令人既震惊,又费解。但冷静加以分析,此举又在情理之中,微软与苹果都将从中获益。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微软的投资无异于雪中送炭。几年来,苹果一直挣扎于困境之中,欲振乏力,今年首季度更是受到重创,其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0%下跌到2.9%。微软的援手不仅使苹果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促使市场对其恢复了信心,刺激其股价猛涨了30%。此外,微软还保证将采取其他措施,使苹果在短期内“复活”。如它许诺将继续为苹果电脑及时提供最新的文字处理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这就给苹果的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有助于苹果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为消费者对购买苹果电脑存在疑虑,担心随其市场份额下降,为其编制的应用软件也将越来越少。舆论认为,微软的援助将使步履维艰的苹果免遭淘汰的厄运。
而对于微软公司来说,坐视苹果关门并不符合其利益。它的这步棋可收一石三鸟之功。其一,尽管在操作系统方面,苹果是微软的死对头,但苹果电脑也是微软应用软件的用户。据说,微软从每一台苹果电脑中挣的钱比苹果公司还要多。如果苹果倒闭,那么微软将失去这一部分市场。其二,微软需要苹果公司的网络浏览器市场,以与占优势的网景公司竞争。目前,苹果电脑采用的是网景公司的网络浏览器,而微软与苹果结盟后,这一部分市场将划入微软的名下。其三,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苹果虽然与微软实力相差悬殊,但它是微软的唯一竞争对手,二者占有绝大部分市场。如果苹果垮掉,那么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固然会从现在的85%上升到92%,但同时它也要面对反垄断法的指控,甚至可能被分成两家公司,就像当年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这一代价将远远超出它从新增市场中获取的利润。因此,对微软来说,苹果必须继续存在下去,以证明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仍存在着竞争,尽管这种竞争微不足道。而且苹果必须要独立地存在下去,这就是微软公司为什么宁愿做一个小股东的原因。由此可见,这笔交易的最大赢家是微软自己。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比尔·盖茨决不是慈善家。
微软与苹果握手,是否会对个人电脑业的发展格局产生影响目前尚难预料,但它使人们对微软进一步垄断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担心有所减轻。自从微软吸收了苹果公司灵便的鼠标操作方法,开发出“视窗”操作系统以来,微软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盟主,而苹果则开始被挤向崩溃的边缘。如今,“视窗”操作系统及其配套的应用软件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在信息技术上统一标准固然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但是垄断的弊端也暴露无遗。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视窗95”,虽然它有不少设计上的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因为它没有竞争对手。长此以往,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乃至整个电脑业的发展就很值得忧虑。苹果公司是在这个领域曾与微软竞争的对手,现在它的处境出现转机,应该是个好兆头。但是苹果能以此为契机,重振雄风,力挽狂澜吗?一些业内人士目前还不敢乐观,因为微软不愿让苹果死去,但也不会让苹果活起来,它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半死不活的苹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