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世纪之交:我们更需要激情与责任——全国中年作家创作座谈会纪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4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世纪之交:我们更需要激情与责任
——全国中年作家创作座谈会纪要
本报记者王力军
海天澄碧,绿草芳菲,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成为作家们艺术视野中的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为期五天的全国中年作家创作座谈会于1997年7月19日在大连闭幕。与会的六十多位中年作家大都正值四十岁到五十岁的盛年,堪称文坛的主力和中坚。尤其是近年来,他们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更趋成熟,而时代和历史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创作精品力作,呼唤大家巨匠。因此,由中国作协组织召开的这次座谈会是围绕“多出优秀文学作品”而展开的,其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六次文代会、五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的若干意见》,引导作家认清形势,把握时代本质,面向二十一世纪,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学作品。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翟泰丰在会议一开始就和时届中年的作家们屈指算了一笔年龄的细账:中年作家们阅历丰富、思想成熟、艺术追求也渐入佳境,又正当年富力强,可以说是创作的黄金年龄。展望未来,世纪之交,中年作家,躬逢盛世。为本世纪中国文学画上一个更辉煌的句号,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将更多更重地压在中年作家的身上。今后二十年是中年作家重要的创作期,也是我党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中年作家们应该意识到,二十年光阴,也不过是白驹过隙,倏忽而已,如何紧紧抓住似水流年,为民族、为历史留下无愧时代的佳篇力作,的确是每一位中年作家不能不思考的问题。翟泰丰的话,引起了与会作家的共鸣。作家们一致认为,文学创作虽然是具有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但对于一个有出息的作家来说,脚下,不可能离开生活的坚实土地,背后,不可能没有伟大的人民,胸中,不能不翻卷着时代的风云。因此,在世纪之交,广大中年作家所最为需要的是要保持面对生活与时代的饱满的激情,要担负起对人民与历史的神圣责任。
生活是一棵常青树,它不仅给作家以故事、人物、语言,而且更给作家以新的激情和新的灵魂与血肉。
湖北作家刘醒龙认为,对于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光有热爱和感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投入自己的灵魂和血肉。他说,当我在先前的创作路数上正春风得意时,在一个场合我偶然听到一首写母亲的小诗《一碗油盐饭》的时候,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从未读过也从未见过只用非常简单的形式,就表现出强大的震撼与穿透力的艺术作品,那么平凡的文字却能负载起一个母亲的全部生命质量。我明白了,作家对生活必须要投入自己的灵魂和血肉。当我回过头来将身心投入到生活中,才恍然悟出自己总算找到了真正的老师,世界上没有什么学问比生活本身更深刻。因此,作家不要太聪明,更不能自恃聪明,面对生活还是老老实实地将自己投入其中,这才是最要紧的。向生活学习,用生活来滋润自己,写作才会有永远的生命力。
吉林电影剧作家王兴东从电影剧本的创作实际出发,指出,中国电影最大的危机是缺少好剧本,电影剧本的危机是缺乏生动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的危机是缺乏生活。在我的创作之路上,我深深感到,我无法剪断插入生活奶瓶里的吸管,我的使命就是把生活的原始形象创造成为电影的文学形象。《离开雷锋的日子》是我写在胶片上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了找到生活的支点,我四下铁岭,采访这位与雷锋最后一次开车,并撞倒雷锋的乔安山。没有对这个人物的发掘和理解,我不可能写出乔安山的性格。生活原本就有乔安山这个人,实实在在存在着乔安山与雷锋的这段感情,这段感情就像一条金色矿脉,藏在生活的大山里,我用电影的钻机去开采,因此有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
江苏作家周梅森坦诚直言,我不是生活的旁观者,我不做生活的旁观者。他说,我和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里的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紧张而忙碌,为一个个经济腾飞的时机而奋斗不息。然而,我毕竟是作家,当我拿起笔时,这些从火热生活中汲取的营养也就自然而然喷射出来了。回过头来再看看才发现,那些在不经意中捕捉到的生活积累对自己的创作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首先要热爱生活,要真心实意地投入到新生活实践中去。投入生活的大海,必将获得大海的神韵。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和已完成初稿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天下财富》,就是我对这个改革时代的发言。
河北作家何申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创作中的真切体会。他说,我写农民与基层干部,首先要求自己心里要有一份不掺水分的实情。我写“乡镇干部”系列中篇和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时体验到,只要真诚扎实地投身于生活,就会敏锐地体察到时代精神,而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深入生活方式,就是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而不是为了创作才去深入生活、采访人家。生活是不会欺骗作家的,可怕的是作家轻视生活,忽视人民大众。
山西作家张平在肯定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了认识生活本质对于作家的深刻意义。他说,我是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受益者,我也是改革开放事业光辉成就的目睹者,我在揭露社会阴暗面、为人民鼓与呼的时候,时刻不忘告诫自己,要对我们的时代作出总体的把握,决不能把百姓对贪污腐败的痛恨,转化为牢骚、发泄、悲观和谩骂。反腐倡廉斗争是改革开放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掌握好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全局和局部、光明与黑暗的关系,给改革开放的大局带来些许的损害,都是我不能原谅自己的。
浙江作家叶文玲呼唤作家燃起歌唱生活歌唱时代的炽热激情。她说,小说也好,报告文学也好,总是生活本身的馈赠,而使作家燃烧着创作力的很大因素,正是由于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保持一种永远的激情。激情是创作的燧石。对作家的真正考验,不是什么题材过时不过时,时髦不时髦,而是思想和感情能否始终如一饱满,能否把饱满的激情化为热切的眼光,热忱地关注时代热点,叩响人们的心弦。
时代与人民是作家永远不能忘怀的,无论何时何地,作家们都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脊梁之上所背负的责任。
海军政治部作家黄传会由于长期从事反贫困题材报告文学的写作而被誉为“反贫困作家”。他说,为了创作,五年中,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赤水河到黄土高原,我深入到全国二十一省(区)的六十三个贫困县采访,接触了大量的失学儿童和山村教师,收集了许多普通民众与贫困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感人故事。当我在太行山区接触到那些失学儿童,望着他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希望工程所包含着的厚重意义。在贫困山区生活着的人民之中有着无数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有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深深的渴望,更有着与贫困抗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不屈精神。作为一位军旅作家,我觉得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和责任要关注他们。
上海作家赵长天十分强调作家要有社会责任感。他说,面对时代和人民,作家关键要解决情感问题,解决社会责任感问题。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待遇微薄,又因保密而不能扬名,他们为什么呢?和这些人比起来,作家们不应有贵族心态。作家就是要塌下心来,戒除浮躁,胸怀向人民大众敞开,情感向人民大众靠拢,承担起一位合格的文学家对于历史、时代和人民所应承负的责任。
二十世纪即将结束,为本世纪文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的光荣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年这一代作家身上,这是中年作家再次自我突破,取得好成绩的极好机遇。
翟泰丰指出,党的十四大以来,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繁荣文学艺术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在六次文代会和五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关注现实,充满时代气息,表现现实生活,讴歌改革开放,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作品。他说,这些优秀作品中的大部分都出自中年作家之手,表明我们中年作家又一次自我突破。
一些作家深有感触地说,党和各级政府对文艺都十分重视,宽松的政治氛围和创作选择,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再加上我们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处在犹如鲤鱼过滩化为龙的时代,它提供给我们的题材是那样丰富,生活暗示给我们的主题,也远远深邃于我们浅薄的学问,我们没有理由不奋蹄加力,战胜自我,实现创作上的自我超越,拿出好的作品,奉献和回报人民与时代。
福建诗人舒婷没有满足于以往的成绩,她说,中年写作,应有回顾、反省、总结的自觉,应追求一点大的突破。但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因为你可能放弃了你原来已经赢得的读者,但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中年作家,你应该有这样的决心。我自己曾经三年放弃诗歌的写作,转而写散文随笔,目的就是试图实现这一突破,而后我又重新写起了诗歌,也是为了这一突破。
陕西评论家李星认为,新的突破除了需要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丰富和对时代的科学把握外,也需要艺术的借鉴与创新。当前中国文学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作家的生命底蕴、生活经验、学识才情、人格心灵的竞争。再也不是八十年代初题材和胆量的竞争,也不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方法、叙事的竞争,也不是前几年“主义”的竞争、写性的竞争。现在的竞争对于文学有着更为本质的意义。因此,未来佳作的诞生,最终来自作家们遵循艺术规律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来自生活和学养培育的伟大的灵魂。
辽宁作家刘兆林发言时百感交集,他说,岁月把我们甩出了青年作家的行列,转瞬间进入了中年。成熟固然也是一种进步,但对生活的敏感程度减弱了。面对时代和人生旅程,不得不自审一下自己,自警自省,怎样回答时代和生命的考问!我与共和国同龄,我决心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拿出有所超越、有所突破的作品来,给时代交一份好的答卷,不愧对中年。
上海作家秦文君就儿童文学的发展谈了看法。她说,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特殊品种,若要真正发展,需要发扬个性,需要有少儿本位的思想和实践。我创作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在少年儿童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我酝酿了三年,现已完成了《男生贾里新传》,准备逐步形成一部类似“中国当代中学生群像”的大型系列长篇小说。我觉得现在党中央对儿童文学创作很重视,使我们儿童文学作家信心倍增。我们应该深入儿童生活,研究孩子,走进少儿心灵,提高艺术造诣,精心创作,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在座谈会上,中年作家们沟通了思想,展示了成果,明确了使命,增强了紧迫感。中年作家们通过这次座谈,带着各自的思考与自信,回到各自的生活与创作中。我们期待着,全国的中年作家们会不负众望,以优秀的作品相约在世纪之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