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寿星园的春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4
第12版(副刊)
专栏:

  寿星园的春天
程关森
过去,人生百岁是个梦。可是如今在飞龙世界寿星园,我却感到:人活百岁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到了这个人满百岁才具备入住条件的百岁老人的乐园,确实令人有“返老还童”之感,如果溶入其中,甚至还能找回几分童趣哩。
寿星园建在距广州十公里的番禺飘峰山。号称“世界蛇王”的爱国港胞钱龙飞,为了尽中华儿女一片孝心,投资八亿元,在占地近千亩的飞龙世界娱乐城中,环山建起了八幢三层九十二套一次可接待三百六十八位老人免费疗养的寿星园。
寿星园的工作人员爱把一百零八岁的关甫峰老爷爷简称“关老爷”。“关老爷”原是美髯公关羽的尊称。因为他童颜鹤发,银须飘拂,堪称“当代美髯公”,所以大家也称他为关老爷。
关老爷家住陕西咸阳黄土高坡,孤身一人,身体康健。他来寿星园之前还耕种一亩二分地,每年收小麦三四百公斤、玉米近五百公斤,吃不完还卖余粮给国家。种二分地的菜,吃不完就送人。华山靠家近,他每年都要上一次华山。前些年,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衡山、泰山、嵩山、黄山都到过。每到农闲季节,他就用蛇皮袋装上干馒、烙饼、炒面,扁担一挑,云游四方。我问他养生秘诀,他说除了吃素就是静坐,说着他就在床上盘起腿来,双手垂膝,闭目养神,一坐就是一二小时,背直得像块钢板。见着他满面红光的气色,“坐如钟,行如虎”的态势,只像六十多岁的人。
和他紧邻而居的,是比他小一岁的孙本贤老人。她爱唱秦腔《薛平贵回窑》。这个来自全国的百岁老人群体不乏“戏迷”,但戏迷又分不同剧种,有的唱京剧,有的爱越剧,有的哼秦腔。她唱起《回窑》来动真情,有板有眼,声泪俱下,用手指画,既有唱功又有做功。邻居关老爷是她唯一忠实的观众和合作的戏友,他们一唱一和,同时进入角色:时而对唱,时而帮腔,时而纠正一点唱词,时而击掌称绝,好像真的薛平贵回到寒窑一般。
浙江仙居县一百零一岁的应树兆和百岁的周玉英,是结婚八十一年、真正白头偕老的“百年夫妻”,这次在他们七十岁女儿和三十二岁外孙女陪同下也来疗养。他们从小从事金银首饰加工,练就了一双好眼力。至今,老翁不戴眼镜可以看报纸,老妇穿针引线不用戴眼镜。我不信,外孙女笑了:“你不信,可以考考她。”她很快从卧室拿出针线包,取出针和线,周玉英右手拿线,左手拿针,便穿起来,穿呀穿,真的一穿穿上了,你说神也不神?
同住6101房间,一百零九岁的罗金荣把一百零三岁的林萍看成是自己的小妹妹。她们最爱干净也最爱搓麻将。清晨起来,把卧室、厨房、卫生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每次卫生评比都得第一名。她们下午睡过午觉,来到草坪里,和其他省的姊妹们晒太阳、唠家常,一到晚上,就把阵势一摆搓上几盘。她们二老眼力好,反应快,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会儿叫“吃”,一会儿喊“碰”,一会儿“和”了,一算“番”,又是“大和”。
百岁老人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养生方式。像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一百零四岁的曾金全是个五保户,原来生活条件较差。来到这儿生活美满,吃啥有啥的寿星园,真觉得是进了“天堂”。他拄着一根拐杖散步,成天笑眯眯地自言自语,享受人生。一百零四岁的朱仁凤和一百岁的何玉英,过去虽然是老亲家,但见面少,话也谈得少,今天在这里巧遇了,俩亲家住在一套居室里,朝夕相伴,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儿,亲热得真像一对亲姐妹。
在没有了战乱、告别了贫穷的今天,人生百岁不仅不是梦,而且对自己能跨过百岁栅栏似乎也充满着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