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付出爱心才能得到爱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高考作文选登

编者按:今年高考的作文题,是一个与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关联的题目。高考中,考生们对精神文明建设坦率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今天我们选择两篇高考作文发表,以飨读者。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考生们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见精神文明建设已对青年一代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文章被推荐时,高考试卷尚未启封,故不知考生姓名,请读者谅解。
  付出爱心才能得到爱心
山西考生
有这样两则材料颇发人深思,一则是某杂志社对学生做的关于“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还有一则是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不少。
两则材料相比照,很能反映出部分青年人的一种心态:渴望爱心,呼唤爱心,但却往往不愿付出爱心。
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人类的天性;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人类的美德。人与人之间本应当是彼此帮助,彼此照顾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道德准则。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自私的思想观念也在暗暗抬头,有一部分人看到极少数人凭着不正当的手段同样可以“致富”,真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有时会碰钉子,便把自己的一颗爱心收藏了起来。这种思想无疑影响了青年人。于是便出现了“悄悄走开”的回答。“悄悄走开”以自保,确可以避免自己受损害,但你走开,我走开,大家都走开,当我们自己受损害有困难时,谁来帮助?社会风气的好转靠的是你,是我,是大家啊!
我们的社会与国家应是充满爱心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制度是为大家着想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部分人还在观望时,整个社会已经行动了起来:北京大学成立“爱心社”,中央专门为精神文明建设召开了会议,“爱心”、“互助”、“雷锋精神”……这些字眼又回到了人们口中,又落实到了人们的行动中。
在这全社会都在呼唤爱心,奉献爱心的春风里,我们青年人不但应当呼唤爱心,更应当敞开胸怀,献出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