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伦敦城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7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伦敦城的启示
李文政
伦敦为世界名城,欧美重要旅游中心之一。一年到头,平均每天有20余万人,从世界各地涌到这里。英国旅游业每年创汇250亿英镑,仅伦敦一地就占1/3,合人民币1000亿元左右。旅游业如此兴旺,至少说明伦敦在市容、市貌建设方面有让人瞩目的成绩,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伦敦的市容、市貌,尤在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商业活动或者文化娱乐方面,给来访者以不小的吸引。伦敦的大街小巷,状如鱼网,有几分扑朔迷离,但不乏清静幽深。商业街区,落地橱窗,宽大敞亮,展示方式造意新颖,悦目赏心;市内各大公园,一年四季,绿草如毯,碧翠如洗;园内湖水清澈,天鹅和各类水鸟,随意畅游其间,与儿童嬉戏;古老建筑,从哥特式,到维多利亚式,装点城区,更显伦敦的古朴端庄。伦敦街头,数以百计的街心花园和大小广场,大多有雕像点缀其间。在著名的鸽子广场中心,竖有引发英法人士间诸多争议的纳尔逊将军柱。在西敏寺大教堂可以瞻仰莎士比亚的雕像……雕像千百,任人评头论足,任人思索与回味。
维护泰晤士河的努力,是伦敦保护环境、美化市容的重要部分。当年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曾来伦敦作画。他选择了临泰晤士河的一间房子住下来,推开窗子就可看河上云起云飞、日出日落,船只往来,在那里捕捉生活的节奏和色彩。然而,泰晤士并不是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美好风韵。在上个世纪的英国,工业家们拼命追求的是利润,居民也谈不上环境意识,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排入泰晤士河,泰晤士河变成臭水河、污水河!河面臭气熏天,鱼虾绝迹,令人望而生畏。1849年霍乱流行,1.4万人死于非命。坐落在泰晤士河岸上的英国议会大厦,由于河水臭气难闻,搅扰得议员们不能正常开会。英国议会不得不用浸泡过石灰水的被单把临河的窗子完全封闭起来!泰晤士河是肮脏的,那个时代的伦敦社会生活也令人不敢恭维。作家狄更斯曾称伦敦的生活是暴力、偷盗和非法活动的混合物。伦敦窃贼、鸨母、职业杀手和逃犯把泰晤士河变成了帮凶。从那时起,伦敦人开始明白,生命之河可以变成“死亡之河”!狄更斯似在告诫世人,社会文明与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内在联系。
也正是从那时起,伦敦人对泰晤士河开始了长期整治。到今天,虽然人还不能下河游泳,但已有近50种鱼类生存,两岸茶肆酒馆林立,游人如织。泰晤士河再次给伦敦增加了特有的风光和魅力。
伦敦人维护市容市貌,是颇动过一番脑筋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告诉我,二战后不久,伦敦百废待兴,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观念也似淡漠了。在泰晤士河两岸的大小街道上,不少人随手丢弃废物,垃圾为患一时。伦敦人别出心裁,组织学龄儿童走上街头,跟在成人身后,拾起他们遗落的废弃物,用亲切的童言告诉他们,请爱惜伦敦,请不要乱丢垃圾。然后还深深一躬,道一声让人心颤的“谢谢”。任你是最冷漠的心灵,也会被童心打动。让孩子教育父母,教育成年人,这很快收到良好效果。
今天,伦敦人继续拓展着城市新的风景线。泰晤士河在流过格林尼治天文台这块地方时,往北一甩头,形成一巨大河湾。河湾南边是格林尼治,北面为“狗岛”。这里原来是码头区。由于海运的集装箱化,码头已基本废弃,两岸近百平方公里范围,一时沉寂下来。伦敦人从80年代起,就筹划这里的开发。随着下个千年纪元的到来,英国准备筹资10亿英镑,在那个横跨本初子午线的地方兴建高达320米、底层占地达3万多平方米的“千年纪念馆”,回顾英国千年来的工业与科技成就,展望下个千年的发展趋势。伦敦人称那里为“新边疆”。开拓“新边疆”是伦敦人面向21世纪的努力,也将为泰晤士、为整个伦敦增添新光彩。
伦敦市容市貌,是个多棱镜,但从几个侧面粗略看一下,人们不是可以从那广阔空间,获得诸多有益的启示吗?显然,在漫长时间里,伦敦人在不断完善、美化这个城市的同时,也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用创造和追求,在伦敦城身上寄托了自己乃至整个民族的希望。在一定意义上说,今天充满活力的伦敦城,也在昨日与今日伦敦人之间画上了某种界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