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阅读
  • 0回复

秦基伟同志生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9
第4版(要闻)
专栏:

  秦基伟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部长秦基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2月2日1时58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秦基伟同志1914年11月16日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区秦罗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父母和兄长先后去世,过着孤儿生活。他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1927年加入赤卫队,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秦基伟同志历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监护连排长、总部手枪营连长、少共国际团连长。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在黄安战役中,他带领全连冲锋陷阵,出色地完成了保卫总部的任务。1932年,在部队向川陕转移前的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组织上两次安排他就地养伤,但他仍以坚定的信念和惊人的毅力,追随部队转战三千里,抵达川北。1933年,秦基伟同志任中共四川红江县县委委员和军事指挥长,奉命组建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并任团长。1934年,任红三十一军二七四团团长,在保卫川陕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5年5月参加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补充师师长、后方梯队梯队长。先后三次爬雪山,两次过草地,走过了极其艰难的历程。1936年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第四局参谋。10月随部西渡黄河作战。在高台失守、临泽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临危受命,任城防总指挥,组织所部与数十倍之敌血战三昼夜,在完成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后,突出重围。西路军失败后,他带领一支小分队坚持在祁连山打游击,终因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与徐立清、方强等同志秘密组织党支部,与敌进行机智顽强的斗争,历尽艰险,终于逃离虎口,回到党的怀抱。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大力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秦基伟同志被八路军一二九师派到山西太谷组织游击武装。这支队伍后与赖际发等同志领导的游击队合编为“秦赖支队”,这是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正式组建的第一支抗日游击武装,他任支队司令员。支队成立后,在正太路以南、同蒲路以东开辟了17个县、100多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地方民主政权,配合主力先后粉碎了日寇的“六路围攻”和“九路围攻”,受到一二九师的表彰,成为威震晋中的抗日中坚力量。1938年4月起,任晋冀豫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军区作战科长、参谋处长、新编十一旅副旅长,曾率部参加磁武涉林战役和百团大战。1941年3月,任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地委书记。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和刘、邓首长“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群众,领导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封锁”、反“蚕食”斗争,扭转了被动的斗争局面,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进而转入局部反攻,粉碎了敌人在平汉路西侧苦心经营的三道所谓“钢铁”封锁线。
解放战争时期,秦基伟同志参加和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战斗。1945年8月,任太行军区司令员。同年八九月间,率部出太行,以凌厉攻势连克赞皇、高邑、临城、内邱、邢台、沙河等城镇,挫败了敌人打通平汉线的企图,为邯郸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后奉命参加停战谈判,任军调处石家庄执行小组组长,同国民党代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7年8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率部南渡黄河,挺进中原,参与开辟豫西解放区,并参加了平汉、陇海路破击战和洛阳、郑州战役,使九纵很快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野战兵团的转变。在郑州战役中,他判断正确,决心果断,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指挥部队以微小代价,取得了全歼守敌1万余人的重大战果。淮海战役打响后,他率部先后参加了袭取宿县、出击浍河、分割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的作战,首创“依沟夺沟、依堡夺堡”掘壕迫近攻击的战法,得到了总前委的表扬和推广,为淮海决战的伟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五军军长。在渡江战役中,十五军担任兵团第一梯队,他缜密运筹,巧选突破口,出奇制胜地完成了渡江作战任务。随即千里追击,跨越武夷山,直捣南平,威慑福州。解放闽北后又挥师西向,在两广战役中,以歼敌2万余人的战绩向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礼。
1950年2月,秦基伟同志率部向云贵高原挺进,参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战,长驱两千余里,一直打到西昌。尔后分兵于川、黔、滇、康地区执行剿匪任务,七个半月消灭土匪10余万,受到西南军区表彰。
1951年,他主动请缨,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入朝即参加第五次战役,从“三八”线一直打到汉江北岸,歼敌9000余人。在芝浦里阻击战中,指挥部队顽强坚守十昼夜,完成了掩护东线主力兵团回撤的任务,为此,彭德怀司令员特致电表彰。同时,十五军还率先开展了群众性的打敌机运动,击落击伤美机40余架,全军荣立集体功一次。1952年10月,敌调集重兵向十五军担任防御的上甘岭地区发动所谓的“金化攻势”,秦基伟同志在志愿军司令部和兵团的领导下,直接指挥了上甘岭战役。十五军和随后参战的十二军一部,在友邻部队配合下,在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幅内,与6万之敌浴血奋战43昼夜,歼敌2.5万余人,创造了以坑道工事为主体的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取得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大捷。他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二级国旗勋章二枚。1953年6月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3年至1956年,秦基伟同志先后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57年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兼书记处书记。他经常深入边防、哨所调查研究,配合地方大力开展民族工作,建立起以军队为骨干、以各族群众为基础的巩固的防线。1960年,在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下,组织完成了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进一步巩固了云南边防。60年代,他为抗美援越斗争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扬。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并尽力保护干部群众,表现了一个彻底的共产主义者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1973年7月恢复工作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75年10月至1987年11月,先后任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积极消除“左”的思想影响。他坚持用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教育部队,保证了全区指战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认真贯彻执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经常深入部队,坚持从严治军,狠抓部队建设,总结了在新形势下抓基层建设的十二条经验;1981年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成功地组织了华北军事大演习;1984年周密组织指挥了国庆35周年阅兵盛典。这些,都在我军建设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88年4月,秦基伟同志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部长。他积极参与军队和国防建设大政方针的制定。他多次率团出访,增进了我军与外军的了解和友谊,为扩大我军在国际上的影响,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3年3月,秦基伟同志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注重调查研究,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意见,对国家的两个文明建设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
秦基伟同志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秦基伟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无产阶级党性。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贞不渝,百折不挠,无论是面临九死一生的战斗环境,还是在身处逆境、蒙受冤屈之时,都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坚持真理,敢作敢为,正气浩然。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在病重住院期间,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和军队建设,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秦基伟同志一生打过许多大仗、硬仗、恶仗,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同时,他也一贯重视军队的政治建设和军政军民团结,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是我军军政双全、功勋卓著的一员战将。
秦基伟同志一生襟怀坦荡,豁达大度,光明磊落,节操高尚。他历来以大局为重,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具有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他勤于思考,勇于开拓,刻苦学习,善于总结,一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作风民主,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体贴部属,平易近人。他联系群众,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保持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红军本色,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由衷爱戴。
秦基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
秦基伟同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实践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他对党和革命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执著,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秦基伟同志永垂不朽!(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附图片)
左图:抗日战争时期的秦基伟同志。上左图:60年代,秦基伟同志在昆明机场欢迎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上右图:1981年9月,秦基伟同志在华北军事大演习现场向邓小平主席汇报演习准备情况。
一九九二年十月,秦基伟同志(前右一)与党的十四大新选出的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合影。
一九九四年五月,秦基伟副委员长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1951年,秦基伟同志(左一)在朝鲜战场十五军指挥所与指挥员研究歼敌方案。(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