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香港同胞遇难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8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香港同胞遇难之后
新华社记者陈鹤高宁述勇
8月15日傍晚,著名的马尼拉湾在夕阳余晖中显得分外迷人。一艘艘游船荡漾在金色的海面上,游客们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海湾日落的奇景。突然,海面上狂风大作,波涛汹涌,一场悲剧发生了——一艘满载香港同胞的游船在狂风巨浪中沉没!
噩耗如晴天霹雳传到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一切为了香港同胞!”震惊之余,使馆上下立即作了紧急救援部署。外交官们出动了,他们的夫人也出动了,他们或奔赴救援现场,或赶往医院和菲律宾有关部门。一场为香港同胞排忧解难、协同菲方组织抢救香港同胞和处理善后工作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核定遇难者、失踪者人数,确认遇难者身份,是救援和善后工作的关键。使馆领事部的吴晓颖、张龙忠、童德发等工作人员为了尽快确认遇难、失踪者名单,来回奔波于医院、海军总部和救援现场,认真查点,仔细核实,校对中英文姓名……经过10个小时的苦战,沉船事故中死亡人员的人数和身份终于得到了确认。在旅游团45名香港同胞中,有7人在事故中遇难。
使馆临时代办孙和平专门赶赴香港同胞下榻的饭店,一面对他们表示亲切慰问,一面现场办公,帮助菲方处理各项善后事宜,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些香港同胞中,有10人的护照丢失在大海里,回港缺少身份证件。使馆人员立即同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和香港特区政府取得联系,为这些同胞补办了旅行证件。
在马尼拉医院,使馆工作人员看到一些香港同胞全身湿透,冻得浑身发抖,没有替换的衣服,便立即奔向附近的商场买回衣物、食品送到同胞们的手中。已经半夜时分了,领事部的吴晓颖、张龙忠等工作人员又一次来到香港同胞下榻的饭店嘘寒问暖,商量善后问题,直至今天凌晨才离去。今天一大早,使馆人员又来到了香港同胞中间,来回奔忙。
为了帮助香港同胞获取合理的赔偿,使馆主动提醒他们在离开马尼拉之前写出事故报告的中英文本。然而,时间十分紧迫,离飞机起飞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了,使馆集中人员采取流水作业的办法,事故报告的中文本完成一页,他们就马上翻译一页,终于按时完成了事故报告。
为了让香港同胞尽快回港,并能让死者的尸体同机运回,使馆人员从清晨开始就同有关各方交涉。经过几个回合,返港的航班和机座确定了,起飞时间定在下午4时左右。可是,意料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由于死者的尸体来不及在飞机起飞前作防腐处理,菲方提出留下几具尸体稍后运走。使馆人员下决心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一面提请菲有关部门帮助督促加快尸体防腐处理,一面再次同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联系,请其通过特区政府同有关航空公司交涉,推迟飞机的起飞时间。
在中菲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生还的38名香港同胞除一人外,其余于今晚20时左右顺利离开马尼拉返回香港。遇难者的尸体也随机运回。临时代办孙和平和使馆其他官员直到把同胞们送上飞机才松了一口气。
中国驻菲使馆人员急同胞之所急,想同胞之所想的精神深深感动了香港同胞。旅游团带队的冯雪松先生热泪盈眶地说:“如果没有中国使馆的大力帮助,救援和善后工作哪会如此顺利。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新华社马尼拉8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