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说说我的仨外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8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

  说说我的仨外号
陈云莲
我,是吉林省榆树市太安乡的农民。不算户口本上的大号,还有三个外号:“陈辣椒”、“陈调度”、“陈民政”。
群众叫我“陈辣椒”,因我这几年鼓捣辣椒,先富了我自家,又富了全屯,还富了我们乡里乡外的几千户农民。
农村大包干以后,听说黑龙江省望奎县有个青椒大王,正办班传技术,我也想试试。我在望奎县学了半个月。背着辣椒种回来,大年初三我就开始立大棚,搭火窖子。从育苗、移栽,到施肥、防病,我都严格按照“科学”办。那一年我种的二亩八分地,总共产了3万多斤,纯收入5000多元。那些日子,屯子里老爷儿们聊天,妇女拉话,话题全是辣椒。不少人活了心。
我丈夫叔伯哥,连种两年西瓜赔了4000多元钱。我让他种辣椒,他苦笑着说:“要是再赔一年辣椒,我这个家就该挑灶了。”我知道他是赔怕了,就说这样吧,种子我那有,苗在我家育,地膜农药我给你买,技术上我教你,你出地出人就行。挣了是你的,赔了算我的,咋样?听我这么一说,他很激动,一下子种了二亩二分地,当年就还上了饥荒,一直种到今年,盖了房子,娶了儿媳妇,手里还攒下几万元。
屯里有一个小伙子犯过罪,服刑回来,有改好的心,却没有改好的路。我寻思着,不能让他再溜下去。我说,我帮你,种辣椒,只要你好好做人,一切我全包着。听我这么一说,他的眼泪劈里啪啦地掉。他说:“我以为这辈子全完了,没想到你对我这么好,我啥也不说了,你们就看我的行动吧!”他像变了个人,做事规矩,干活勤快。1990年他种了二亩多辣椒,收入4000多元,这几年年年丰收,小日子走上了现代化。
在我的带动下,那年家家种辣椒,去年我们屯人均收入超过3500元。因为这,上级给了我不少荣誉:长春市共产党员标兵、特等劳动模范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我们榆树市考察,一位专家指着那张图片说:“陈小姐,你真了不起!你应当把土地全收过来,自己经营,当大老板。”我说:“谢谢你的指教,不过,我是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得带领群众共同富裕。”
“陈调度”的外号是卖辣椒引起的。种辣椒不易,卖辣椒更难。我琢磨,得想办法把大汽车调来,让我们的菜地变成批发市场。我把这想法跟乡亲们一讲,大伙儿说,你咋说我们咋办,汽车来了归你调度,大伙也归你调度。我这个“调度”就这么着走马上任了。
为把汽车调来,我到处找路子,还在路边生把买菜车截住。那天,我在公路上把吉林的一辆汽车截住了。我说我们这儿卖辣椒,质量不好带退的,分量不足带补的,缺啥少啥带包的。还有一样,虽然家家卖菜,不用你户户张罗。除了给钱之外,别的事都由我管。我虽然一不挂衔,二不带长,但我是共产党员,信着了,你就去看看。听我这一说,他把烟头一扔说:“大姐,就冲你这个共产党员,我今儿个就上你那儿去。”旺季,为了不让我和大伙的菜瞎到手里,我雇了一个加长的汽车,按市价把大伙的菜收上来,上外地找市场,我们附近的十多个大小城市我都去过。我这个调度已经当了十几年了。大家信得过,这“调度”我就继续当呗。
群众所以管我叫“陈民政”,是因为我这个人心软肠子热,谁有困难我都帮助,哪家有事我都维持。1983年到现在,我前后借出30多万元钱,婆婆说:“云莲啊,你这个搂钱耙子是没比的,可你这个装钱匣子是露底的,拉拉地太甚了。”
群众有了别的事也爱来找我。屯中的红白喜事,婆媳不和,两口子打仗都上我们家来解决。有一对夫妻,生有两个姑娘,还想生一个儿子接户口本。村里三番五次做工作也不行,最后村里要罚他,男的喝了乐果油,好不容易才抢救过来。我去医院看他,把200块钱往炕上一扔,说:“为了没影的儿子,差点赔上命,你犯不上!你这俩姑娘,不用往高了说,就像我这样,啥户口本接不了。你好好供孩子念书吧。”说得他开了窍,不再坚持非生儿子不可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