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法官妈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8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法苑

  法官妈妈
保冬妮
她以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和太阳般炽热的爱心,向失足的少年犯伸出了真挚的双手,少年犯们发自内心地称她“法官妈妈”。
为了改变成年与未成年犯不加区别的传统审理方法,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的女法官尚秀云,带领全组的审判人员创新性地改变了提讯室的环境。他们把少年犯法庭布置得别具一格,暖色调U字型的法台象征对少年犯改过自新的期望和真情的拥抱;被告席安排了精巧的小课桌、课椅,体现了少年审判工作立足于教育、感化、挽救的良苦用心。
形式的改革只是帮教工作的第一步,而在审判过程中细致复杂的思想工作才是帮教工作的实质。他们本该是人生花季里最灿烂的花朵,面对少年犯稚嫩而惶恐的脸,尚秀云心里真不是滋味。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父母的希望,如果能够挽救这些失足少年,不仅挽救了一个孩子的命运,也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更给国家增添了一分安宁。
一个在重点中学读书的15岁少年,因重大盗窃罪被起诉到法院。尚秀云了解到,他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长期在国外讲学;母亲工作忙,对他管教不够。他学习优异,是学校奥林匹克数学班的学生,但却迷恋上了武打小说,为了寻求冒险刺激,在坏人的勾引下犯了罪。尚秀云利用他父亲的贡献来教育感化他,最终以缓刑的判决让他回到了学校。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尚秀云一直与他建立着帮教联系。为了让他顺利高考,又根据他的表现为他办理了缓刑减刑,这个昔日的少年犯,如今已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并加入了共青团。
另一个15岁的少年,从西南贫困山区考入北京重点大学,因抵挡不住大城市的物质诱惑,犯了盗窃罪。尚秀云了解了案情之后,为了挽救他,判了缓刑,并多次与已经把他除名的大学校方联系,终于用一个法官的责任心感动了校方,校方破例重新接受了他。经过一年的劳动改造,他不仅重新成为一名大学生,而且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
少年法庭掌握着少年犯的关与放,刑期的短与长。不少罪犯的家属都有一个误区,想“花钱买减刑”。一位贫困山区的农民,得知儿子犯罪进了少年法庭,卖了家里的耕牛和房子赶来为孩子求情,尚法官婉言谢绝后,依据案情判了缓刑,让农民带孩子回了家。原以为无望的农民热泪盈眶,想不到天下还有这样正直的法官。两年后,老人的儿子缓刑期满,老人又带着小米和红枣千里迢迢赶来北京看望尚法官。礼轻情意重,经法院领导同意尚秀云才破例收下了老人真诚的礼物。
“清白人生,两袖清风是我人生的准则。”尚秀云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高尚的女法官,她把一名法官秉公执法的原则和一个慈爱母亲的善良情感融会在一起,成为少年犯灵魂再造的工程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