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投资“万岁产业”前景广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8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投资“万岁产业”前景广阔
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
投资农业、投资农业资源开发、投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市场风险较小,回报率却很高,这一点恰恰被许多投资者忽视了,希望中外有识之士关注这一永恒的主题。
中国有12亿人口,将来人口还要增多,吃饭始终是一件大事。既然要吃饭,就需要农产品,既然需要农产品,就需要农业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因此,农业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包括农业产品的生产就是经久不衰的主题,是一种“万岁产业”。
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资源十分丰富,尚有可垦荒原近1000万亩。去年,垦区粮豆总产达71.6亿公斤,奶牛、肉牛存栏总数达27.2万头。野生动植物、渔业、林业和矿藏资源也十分可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像黑龙江垦区资源这么丰富的地方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不多了。
把垦区的资源优势与发达地区的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会收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假如投资300万—400万元人民币,就可开发到万亩水田,即使转租出去,每年也能获得100万元的收益,投资回报率达30%左右。如果自己经营,回报率会更高。
以大豆加工为例,黑龙江垦区盛产大豆,急需提高大豆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精炼油每吨售价8000元,再把精炼油加工成医用油每吨可卖到10万元。再有,从大豆中提炼出来的磷脂应用相当广泛,但纯度仅有30%,仍有提高的余地。大豆中的组织蛋白、分离蛋白在食品深加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还有奶和奶制品,在中国有很大的空间和市场。世界人均年消费牛奶110公斤,发达国家达到人均300公斤,我国人均年消费只有5公斤,奶制品深加工也有大文章可做。
黑龙江垦区未来的规划,就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最终消费品为目标,以产业化为基本格局,以现在已有的包括待开发的农畜产品为基础,构造一个大型的、有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企业集团。因此,绝不能满足于土地资源的浅层次开发,而是要向农畜产品的深度开发挺进,为市场提供最终消费品。黑龙江垦区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欢迎中外客商到北大荒投资,进行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并且承诺,北大荒人说话历来是算数的。
黑龙江垦区经济这两年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行开放开发、联合开发的方针。国内有数万农民和许多企业涌入北大荒,去年引资开发48万亩地,承包水稻230万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外商表达开发意向的不少,实际投资的不多。
请新闻传媒转告各国各地各界,请他们到黑龙江垦区看一看,相信他们看后会得出结论:内地还有更合适的投资场所,投资“万岁产业”远比投资其他产业回报率高。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丧失了这种机遇,对投资者来说是很可惜的。有远见的外商面对这种形势会有紧迫感和危急感。北大荒人有信心有实力进一步开发黑土地,如果有外商参与会加快开发进程,尽快地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而投资开发者在推进北大荒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