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美国中东外交的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9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美国中东外交的难题
刘水明
“如果和平进程长期停滞甚至倒退,中东随时会出现爆炸性局面”。耶路撒冷爆炸事件发生前,中东许多政治领导人就反复发出这种警告。在中东形势急剧恶化的情况下,白宫才决定重返调停舞台。然而,就在美国中东事务协调员罗斯7月30日准备前来中东斡旋的当天,圣城又发生了惨剧。罗斯于是推迟行期,并将其使命由探讨打破巴以和谈僵局的途径改为力促双方恢复安全合作。
对于罗斯来访,以巴都各有打算。以方希望罗斯向巴自治政府施加压力,敦促它切实遏止暴力活动;巴方则期待罗斯能说服以色列解除封锁,尽早结束对巴的“集体惩罚”。罗斯先后与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举行了多轮会谈。巴方同意恢复巴以安全协调,条件是必须有美国的参与“作证”。在罗斯主持下,巴以安全负责人进行了两次接触。这样,今年3月因哈尔霍马定居点问题而冻结的双方安全协调机制再次运转起来。这也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首访中东创造了条件。
自克林顿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中东和谈在美国外交重点中位置明显后移。最突出的佐证是,上任7个月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至今还没有踏足中东。这在近二三十年来的美国外交中实属罕见。克林顿政府虽然不满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但又不愿向他施压,这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或考虑:一、支持战略盟友以色列,是美国一贯方针;二、前些时候内塔尼亚胡的地位相当虚弱,担心施压会导致以国内政局出现混乱;三、美国国会受犹太人院外集团影响很大,白宫如果向以施压,会冒犯国会;另外,美国当前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即只要和平进程尚未濒临崩溃,从而危及美国的战略利益,就可暂时不管。
本月6日,奥尔布赖特在华盛顿首次明确宣布,美国中东和平政策的主要因素是:致力于按照安理会242号、338号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通过谈判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只要巴以在安全合作上富有成果,她将于近期访问中东,实施美国政府解决中东问题的新设想。奥尔布赖特的讲话被认为是美国中东和平政策的重要转折和积极变化,阿拉伯世界对此表示审慎的欢迎,但反对她将以色列安全问题置于政治谈判之上,并把当前巴以危机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巴方。
安全是和平中应有之义,而和平是安全的基础。安全协调不能代替和平进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最近指出,巴以安全方面重建合作机制虽然很重要,但以色列停止在被占领土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使和平进程取得进展,才是实现安全的真正保证。如何协调中东局势中安全与和平的关系,这依然是美国中东外交的一大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