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长治市搬迁两千多户无一钉子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9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长治市搬迁两千多户
无一钉子户
本报记者刘燮阳
最近,我到过长治市。人们告诉我,这个市在改造旧城中,搬迁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在短短的50天,搬迁2000多户,腾出坦坦荡荡700亩土地,无一钉子户,整个搬迁工作井井有条。
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莲只,无依无靠,年迈体衰,是这次搬迁工作的重点户。当政府搬迁一声令下,他早已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搬了家。
回民马和平在回民地区生活了几十年,故土难离。为了照顾大局,他早已打好行装,率先搬了家。他说,我们要带头响应政府的号召,搞好搬迁工作。
马小成、赵卫兵全家是靠临街的房做生意的。这次搬迁,他们的临街房要拆掉,生意没法在这里做了。但他们识大局、顾整体,克服重重困难,按时搬了迁。
长治市的搬迁工作为何如此顺利?主要是政府工作做得细。早在搬迁以前,市委和市政府有关领导,挨家串户给搬迁户做工作,反复讲明搬迁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拆了旧的,建设新的,是为了创建更美好的明天,希望得到父老兄弟的支持。
兑现政策是搬迁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搬迁中,拆迁部门一一落实一家一户的具体工作。能投亲的投亲,能靠友的靠友,无亲无友可靠的,也尽力帮助解决。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全面安排,妥善解决,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为了慰问搬迁户,1997年2月,市委和市政府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艺演出,一家一户地把请柬送到。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同志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搬迁户来了,济济一堂,好不热闹。演出的节目大部分是关于搬迁的真人真事,有歌舞、有相声、有小品、有诗朗诵。主管市政建设的副市长焦宝林写了一首《拆迁之歌》,其中说道:这是一次弃旧布新的变迁这是一场造福万民的战役党和政府令出如山千家万户同心协力拆!拆掉那破旧的茅屋拆!拆掉旧世纪的痕迹东街西街一呼百应五十天腾出坦坦荡荡七百亩土地党和政府感谢你们感谢我们的好市民我憧憬着你们的新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