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市场不认“国营架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9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济茶座

  市场不认“国营架子”
阿朱
一日乘出租车,司机说:“我媳妇家5个孩子有3个下岗,一月拿200多块下岗工资在家呆着。”我问:“干吗不去摆个摊儿做个小买卖什么的?”他说:“咳!摆摊儿一天得交15块钱税,她们怕赔本儿。”我眼睛一亮说:“有一种工作保证不赔只赚。”我向他介绍,家里请了一个安徽籍钟点工,她在附近人家打扫卫生洗衣服,一天干10个小时,一小时5块钱,一个月能挣1000多呢!可司机不以为然:“我的小姨子们都是国营职工,她们哪干得了那!反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家呆着吧。”
回到家,把这事告诉钟点工,问她怕不怕下岗女工来抢饭碗,她说:“不怕,现在街道办的服务公司还不都是招外地人。她们下岗的人放不下国营架子。”
下岗职工一多,方方面面都跟着操起心来。为了扩大本市下岗职工的就业机会,有的地方宣布,在34个行业、工种限制使用外地工。尽管如此,大街小巷还是活跃着无数外地人的身影,那些被限制使用外地工的商店营业员、电梯操作工、宾馆饭店服务员等行业,还是广聘外地军团。敢情,那些被保护的下岗者自己还端着“国营架子”呢!中国人口众多,就业的机会就那么多,自然就要展开人与人的竞争。也就是说,你我不管自觉不自觉,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已经被放在市场上了。要想找份儿好工作吗?要想多挣点儿钱吗?那你就去干去拼吧!如果还有什么架子放不下,只好“要面子受穷了”。
“大锅饭”惯出的懒汉思想贻害匪浅,该铲除了。其实,和外地人比,本地的下岗工人优势不少:文化素质高,住房条件好,容易取得信任,容易与人交流沟通,生活的成本也低。就算一时下岗也不怕,路子多着呢!只是要记住,市场不买“国营架子”的账,你要去竞争才有饭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